关闭→
当前位置:中文知识站>习题库>(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也。颖达八岁就学,日诵...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也。颖达八岁就学,日诵...

中文知识站 人气:2.3W

问题详情: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也。颖达八岁就学,日诵...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也。颖达八岁就学,日诵千余言。及长,尤明《左氏传》《郑氏尚书》《王氏易》《毛诗》《礼记》兼善算历,解属文。同郡刘焯名重海内,颖达造其门。焯初不之礼,颖达请质疑滞,多出其意表,焯改容敬之。隋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时炀帝征诸郡儒官集于东都,令国子秘书学士与之论难,颖达为最。时颖达少年,而先辈宿儒耻为之屈,潜遣刺客图之。礼部尚书杨玄感舍之于家由是获免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时太宗初即位留心庶政颖达数进忠言益见亲待太宗尝问曰:“《论语》云:‘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何谓也?”颖达对曰:“圣人设教,欲人谦光。己虽有能,不自矜大,仍就不能之人求访能事。己之才艺虽多,犹以为少,仍就寡少之人更求所益。已之虽有,其状若无;已之虽实,其容叵虚。非唯匹庶,帝王之德,亦当如此。若其位居尊极,炫耀聪明,以才凌人,饰非拒谏,则上下情隔,君臣道乖。自古灭亡,莫不由此也。”太宗深善其对。六年,累除国子司业。岁余,迁太子右庶子,仍兼国子司业。庶人承乾令撰《孝经义疏》,颖达因文风意。更广夫讽之道,学者称之。十二年,拜国子祭酒,仍侍讲东宫。十四年,太宗幸国学学观释奠,命颖达讲《孝经》,既毕,颖达上《释奠颂》,手诏褒美。后承乾不循法度,颖达每范颜进谏。承乾乳母遂安夫人谓曰:“太子成长,何宜屡致面折?”颖达对曰:“蒙国厚恩,死无所恨。”谏诤逾切,承乾不能纳。二十二年卒,陪葬昭陵,赠太常卿,谥曰宪。

(节选自《旧唐书》,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礼部尚书杨玄感舍之/于家由是获免/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时太宗初即位/留心庶政/颖达数进忠言益见亲待/

B. 礼部尚书杨玄感舍之/于家由是获免/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时太宗初即位/留心庶政/颖达数进忠言/益见亲待/

C. 礼部尚书杨玄感舍之于家/由是获免/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时太宗初即位/留心庶政/颖达数进忠言/益见亲待/

D. 礼部尚书杨玄感舍之于家/由是获免/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时太宗初即位/留心庶政/颖达数进忠言/益见亲待/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王氏易》指曹魏时期王弼注解的《周易》,以对《周易》独到的解读流行于六朝隋唐。

B. 国子指国子监,又称国子寺,在隋唐时期,既是*最高学府,又是国家的教育主管机构

C. 庶人,本指平民,有时也能指太子,如李承乾即当时储君,贵为太子,又被称为庶人承乾。

D. 释奠,即释奠礼,国子祭酒率领师生陈设乐舞呈献牲酒拜祭孔子,以示对先圣的崇敬之情。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孔颖达聪慧好学,多才多能。他幼年就能日诵千余字,长大以后,对五经甚为熟悉,而且还精通算术和历法,也懂得作文的方法;尽管如此,还能向同郡前辈虚心求教。

B. 孔颖达少年及第,学惊宿儒。大业初年,他考中进士,后来参加东都儒学辩论大会,舌战群儒,荣获第一,这也引发了学术权威的极大嫉妒,甚至要杀掉他来稳固其学术地位。

C. 孔颖达有的放矢,学以致用。他为唐太宗讲解《论语》,能结合太宗特殊的身份来阐述孔子的精义,使得圣贤的意旨能够直抵帝王的心灵,从而达到规讽和劝谏的积极作用。

D. 孔颖达精忠报国,不避祸福。太子李承乾不守法度,孔颖达不惜触犯储君的威严来进呈谏言。有人为他的安全担忧,劝他收敛刚气,他说为国捐躯,死而无恨,劝谏更加猛烈。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焯初不之礼,颖达请质颖滞,多出其意表,焯改容敬之。(5分)

                                                                     

                                                                     

                                                                      

(2)已之才艺虽多,犹以为少,仍就寡少之人更求所益。(5分)

                                                                     

                                                                     

                                                                      

【回答】

10. D

【解析】“舍之于家”,即杨玄感把他安置在自己家里;“封曲阜县男”,男是爵位。

11. C

【解析】“庶人”不能指太子,李承乾后来被废为庶人,史书追称其为“庶人承乾”。

12. B

【解析】他考中的是明经,明经和进士虽然都是科举的名目,但又有区别。

13. (1)刘焯起初没有礼遇他,颖达请教疑惑难解的问题,多出刘焯的意料之外,刘焯改变仪容对他恭敬以待。(关键词:“疑滞”“改容”)

(2)自己的才华技艺虽然多,还是认为少,仍然向才华技艺少的人求教来增加自己的才艺。(关键词:“犹”“就”)

【参考译文】孔颖达字仲达,是冀州衡水人。颖达八岁就从师学习,每天诵读千余字。成年后,他尤其明悉《左氏传》《郑氏尚书》《王氏易》《毛诗》《礼记》还擅长算术和历法,会写文章。同郡刘焯是名扬海内的学者,颖达上门求教。刘焯起初没有礼遇他。颖达请教疑惑难解的问题,多出刘焯意外,刘焯改变仪容对他恭敬以待。隋炀帝大业初年,颖达应举明经科获及第,授任河内郡博士。当时隋炀帝召集各郡儒学官吏到东都洛阳,命令他们与国子监的秘书学士一起论辩经学中的问题,颖达一举夺魁。那时颖达还年轻,那些先辈宿儒因被他驳倒羞愤怀恨,暗中派刺客害颖达。礼部尚书杨玄感把孔颖达藏匿在府中,因此,他才幸免于难。贞观初年,颖达受封曲阜县男,转任给事中。当时太宗刚刚即位,留心各种政务,颖达多次进谏忠言,更加受到太宗的亲近信任。太宗曾问:“《论语》说:‘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这是说什么?”颖达回答说:“圣人施行教化,是想使人因谦让而愈有光辉。自己虽然有才能,不骄傲自大,依旧向没有才能的人求访能做到的事。自己的才艺虽然多,自己虽然知识很多,仍然认为少,却向才艺少的人求教来增加自己的才艺。自己虽然有知识却像没有知识的人一样。自己的知识很充实却像知识空虚的人一样。不仅仅匹夫庶人要这样,帝王的德行,也应该像这样。如果处在极其尊贵的地位,炫耀聪明,凭才能和势力压人,文过饰非,拒不纳谏,那么上下就会感情隔阂,君臣之间思想相互背离。自古以来国家的灭亡,没有不是因为这样而造成的。”太宗非常满意他的回答。贞观六年,颖达被任命为国子司业。过了一年多,又迁升为太子右庶子,依旧兼国子司业。由太子废为庶人的承乾命令颖达撰《孝经义疏》,颖达根据文章表达意理,增加了正言讽谏的渠道,学者都颂扬他。贞观十二年,拜为国子祭酒,仍旧在东宫给太子讲学。贞观十四年,太宗亲自到国学观举行祭祀先师的释奠大礼,命颖达主讲《孝经》,颖达讲完后,进献,释奠颂》,太宗手诏褒奖赞美他,后来承乾不遵循法度,颖达常常冒犯太子的威严直言规劝他。承乾的乳母遂安夫人对颖达说:“太子长大*了,多次受到人当面斥责他的过失怎么合适?”颖达回答说:“蒙受国家的厚恩,即使死也没有什么遗憾的。”直言谏劝更加恳切,承乾不能接受。贞观二十二年,颖达去世,大宗特许他陪葬昭陵,赠封太常卿,谥号为宪。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

TAG标签:#孔颖达 #文言文 #阅读 #日诵 #仲达 #
热文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