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中文知识站>习题库> 9.AE10.司马迁与但丁尽管拥护当时的统治制度,由于有*的人格与思想,不愿为世俗、强权、*驾驭和驱使,...

 9.AE10.司马迁与但丁尽管拥护当时的统治制度,由于有*的人格与思想,不愿为世俗、强权、*驾驭和驱使,...

中文知识站 人气:1.51W

问题详情:

 9.AE10.司马迁与但丁尽管拥护当时的统治制度,由于有*的人格与思想,不愿为世俗、强权、*驾驭和驱使,...

 

9.AE

10.司马迁与但丁尽管拥护当时的统治制度,由于有*的人格与思想,不愿为世俗、强权、*驾驭和驱使,分别被判了腐刑与死刑(或流放)(1分),司马迁与但丁分别在困境中(1分)写成《史记》《神曲》而不为时代(或时人)认同(或“真诚、中肯的评价”)(1分)。后者更能表现“孤独的灵魂”(1分)。因为精神产品与思想观念不为时代认可远远比肉体上遭受惩罚更具有孤独*,因为思想、精神的摒弃比生命的失去更具有灵魂的孤独*(抓住“思想”“精神”与“灵魂”“孤独”等关键词大体说通即可得2分)。(若认为腐刑与死刑更能表现孤独*,不管后面如何说,均减3分)

11.例:几千年来,他们同时代的人和事物如空气中的尘埃,飘散无影之时,而司马迁与但丁的名字和精神却是闪亮发光的。(符合比喻2分)使议论形象生动(或使议论形象化,或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或富有文采,或具体形象,或文质兼美,或文思畅通,或具有美感,3分)

12.司马迁“揭示了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信仰和精神原则”。(2分)但丁“深入了基督教的灵魂,揭示了无所不在的创世两极因素”,或“揭示了基督教道义的内涵——永恒的正义,永恒的忏悔,永恒的怜悯”。(2分)

【解析】

9.

试题分析:A“一直不为人们接受与认同”错,后来为人们肯定与崇拜;E文章并没有“着重探究二人的思想上的差异*”).(答对一个3分,答对两个5分)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0.

试题分析:“相似的遭遇”可以到文中直接找出,第二问中要能体现“孤独”二字。抓住“思想”“精神”与“灵魂”“孤独”等关键词大体说通即可得2分)。(若认为腐刑与死刑更能表现孤独*,不管后面如何说,均减3分)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1.

试题分析:找比喻*的句子难度不大,有比喻词,有喻体即可。主要是分析。比喻的效果主要是生动形象。它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12.

试题分析:抓住重点词“两个不同的‘存在’世界”“核心”, 司马迁的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信仰和精神原则” ,但丁的是“基督教的灵魂,揭示了无所不在的创世两极因素”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回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 分)

*文: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 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 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乙文: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于材与不材之间,……”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小知不及大知              ②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

③有鱼焉,其广数千里        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A.①②读音相同,③④读音不同。  B.①②读音相同,③④读音也相同。

C.①②读音不同,③④读音相同。  D.①②读音不同,③④读音也不同。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以五百岁为春          ②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③奚以知其然也          ④请奚杀?

A.①②意义相同,③④意义不同。  B.①②意义相同,③④意义也相同。

C.①②意义不同,③④意义也不同。  D.①②意义不同,③④意义相同。

15.下列对选文内容解释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两段文章都采用了设譬取喻的手法,比喻贴切自然,增强文章趣味*。

B.*文说明万物各有所待,但程度不同,存在着大和小的区别。

C.两段文章都极富浪漫主义**,意随笔至,随文挥洒。

D.乙文说明看待事物不能拘泥不变,要根据事物本身的特点灵活变通。

16.将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4分)

②彼且奚适也?(3分)

③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3分)

知识点:未分类

题型:未分类

TAG标签:#司马迁 #强权 #驱使 #但丁 #9.AE10. #
热文推荐
猜你喜欢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