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中文知识站>习题库>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白居易,字乐天,敏悟绝人,工文章。贞元中,擢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迁左拾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白居易,字乐天,敏悟绝人,工文章。贞元中,擢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迁左拾遗...

中文知识站 人气:1.85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白居易,字乐天,敏悟绝人,工文章。贞元中,擢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迁左拾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白居易,字乐天,敏悟绝人,工文章。贞元中,擢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迁左拾遗。

会王承宗叛,帝诏吐突承璀率师出讨,居易谏:“唐家制度,每征伐,专委将帅,责成功,比年始以中人为都监。韩全义讨淮西,贾良国监之;高崇文讨蜀,刘贞亮监之。且兴天下兵,未有以中人专统领者。恐四方闻之,必轻朝廷。后世且传中人为制将自陛下始,陛下忍受此名哉?且刘济等洎诸将必耻受承璀节制,心有不乐,无以立功。此乃资承宗之奸,挫诸将之锐。”帝不听。既而兵老不决,居易上言:“陛下*,本委承璀,外则卢攸史、范希朝、张茂昭。今承璀进不决战,已丧大将,希朝、茂昭数月乃入贼境,观其势,似*相为计,空得一县,即壁不进,理无成功。”亦会承宗请罪,兵遂罢。

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帝变*,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绛曰:“陛下启言者路,故群臣敢论得失。若黜之,是箝其口,使自为谋,非所以发扬盛德也。”帝悟,待之如初。

居易于文章精切,然最工诗。初,颇以规讽得失,及其多,更下偶俗好,至数千篇,当时士人争传。鸡林①行贾售其国相,率篇易一金,甚伪者,相辄能辩之。初,与元稹酬咏,故号“元白”;稹卒,又与刘禹锡齐名,号“刘白”。

观居易始以直道奋,在天子前争安危,冀以立功,虽中被斥,晚益不衰。当宗闵时,权势震赫,终不附离为进取计,完节自高。而稹中道徼险得宰相,名望漼然。

(节选自《新唐书•白居易传》,有删减)

【注】①鸡林:朝鲜

15.下列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敏悟绝人,工文章。             工:擅长,善于

B.恐四方闻之,必轻朝廷。         轻:看不起,轻视

C.观其势,似*相为计,           *:暗中

D.终不附离为进取计,             离:离开

16.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是古代男子成年后才起的,由于其同辈或属下等不便直呼其名,便另取一与 本名含义有某种关 系的别名,称之为“字”。

B.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会试的人,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但是还没有被正式授予官职)。“擢进士第”即“获得了进士”的意思。

C.在古代官职变动的词中,其中“补”是补任空缺官职。“黜”,降职或罢免。“迁”,调动官职,汉右尊左卑,故将升官称为右迁,左迁是降低官职。

D.卒,多义词,文中指死亡。我国古代对不同地位的人的去世有不同的称谓。如“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居易善于写诗,最初,与元稹相互酬咏,交情深厚,后来元稹得到宰相之职,白居易也随之声名显赫。

B.白居易认为如果让四方节度使知道朝廷让宦官担任实际统帅去*叛贼王承宗,必将助长王承宗的反叛气焰,而且让各路将*深感耻辱,诸将的锐气也会受挫。

C.白居易劝谏承璀为统帅*王承宗一事,令穆宗不悦,幸好有李绛的进言,白居易才免遭罢黜,且皇上仍然像过去那样待白居易。

D.白居易坦率耿介,常诤谏为政之安危,希望以此立功,虽然中道被斥贬,但仍然不改变自己。

18.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变*,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

(2)鸡林行贾售其国相,率篇易一金,甚伪者,相辄能辩之。

【回答】

15.D

16.B

17.A

18.

(1)穆宗震怒,过后,对李绛说:“这家伙是我一手提拔的,竟敢这样,我不能容忍,一定要斥贬他!”

(2)鸡林(朝鲜)外商得诗卖给他们的宰相,一篇可换一金,如果是很假的诗作,宰相总能辨别出来。

【解析】

试题分析:

15.D项,“终不附离为进取计”中的“离”,附离:附着,依附。“离,依也。”句意为:但居易始终没有攀附于他而为个人进取打算,使自身节*保持完美崇高。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如此题的选项D,“终不附离为进取计”中的“离”,附离:附着,依附。“离,依也。”还要注意近几年文言实词错误选项经常出现一词多义现象,文言词语大部分对应的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但也有词义转移的现象,答题时应该重点注意。

16.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B项进士是通过殿试。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进士*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此称始见于《礼记•王制》。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唐朝时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后来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一*3人,赐进士及第;二、三*,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平时需要注意积累。

1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A项根据末段“当宗闵时,权势震赫,终不附离为进取计,完节自高。而稹中道徼险得宰相,名望漼然。”可知,“白居易也随之声名显赫”有误。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A项根据末段“当宗闵时,权势震赫,终不附离为进取计,完节自高。而稹中道徼险得宰相,名望漼然。”可知,“白居易也随之声名显赫”有误。

18.主要重点词语的翻译:(1)罢——过后,乃——竟然,尔——这样,叵堪——不能容忍。(2)易——换,辄——总是。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罢”“乃”“易”等词语的落实,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建议翻译时打草稿。

【参考译文】

白居易字乐天,居易聪明过人,工于文章。贞元年间,考进士、拔萃( 唐代考选科目之一)皆中,实授校书郎。后为左拾遗。

当王承宗叛乱时,宪宗下诏统率*队去*。居易奏谏“:唐朝制度,在征*乱时专职委派将帅,责令成功。近年来才开始以宦官担任都监。韩全义征讨淮西,贾良国任监*;高崇文伐蜀,刘贞亮任监*。而动员全*队,尚未有以内侍宦官专任统帅的。禁中神策*既不置行营节度,以承璀为制将,现又派他充任诸*招讨处置使,是实际的统帅。这恐怕四方诸节度使知道,必然会轻视朝廷。后世人也将传说以宦官担任制将统帅是陛下创始的,陛下要忍受这种名声吗?况且刘济等诸路将*必然耻于受承璀的指挥,心中不高兴,就不能立功。这就助长了王承宗的反叛气焰,并挫折了诸将的锐气。”宪宗不听。既而用兵很久没有决战。白居易上书说“:陛下*王承宗,本来委任吐突承璀为统帅,外用卢从史、范希朝、张茂昭,现在承璀进*而不决战,已失大将统帅作用;希朝和茂昭历数月才入贼境,看这势头似乎是暗中(私下)有什么打算,空得一县就壁垒不进,当然不能成功。”不久承宗请罪,征伐就停止了。

后来,白居易在殿中与穆宗谈论此事,论辩执著,坦率耿介,穆宗尚未谕,居易就对穆宗说:“陛下错了!”(指任用承璀事)穆宗震怒,过后,对李绛说:“这家伙是我一手提拔的,竟敢这样,我不能容忍,一定要斥贬他!”李绛说:“陛下能开放言路,所以群臣敢于对朝政论得论失。如果罢黜白居易,就是钳住他们的口,不让他们进言。这不是发扬帝君盛德的办法。”穆宗省悟,对待白居易仍然像过去那样。

白居易为文精切,然最善于写诗。最初,多以诗规讽得失,到后来写多了,更趋于平易通俗,多至数千首,当时即为士人争相传诵。鸡林(朝鲜)外商得诗卖给他们的宰相,一篇可换一金,有伪作,宰相总能辨别出来。最初,与元稹相互酬咏,所以人称“元白”;元稹去世后,又与刘禹锡齐名,号称“刘白”。

审视居易,最初竭力直言,在天子面前诤谏为政之安危,希望以此立功,虽然中道被斥贬,但后来更为坚定不衰。当李宗闵在位时,权势震赫,但居易始终没有攀附于他而为个人进取打算,使自身节*保持完美崇高。而元稹中途履险得到宰相的职位,以致名声败坏。呜呼,白居易是个贤达的人哪!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

TAG标签:#补校 #文后 #敏悟 #各题 #绝人 #
热文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