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中文知识站>习题库>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

中文知识站 人气:1.94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7.下列对本词有关内容的解说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上下两片采用了不同的手法,上片偏于客观景物的渲染,下片着重主观心理的描绘,从整体上来说,情与景、主观与客观,又融成一片。

B.“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更”字加强了连续不断的以至无穷无尽的印象,无数长亭短亭,不但说明归程遥远,同时也说明归期无望。

C.唐朝时开始在路旁设置亭舍,负责给驿传信使提供馆舍、给养等服务。后来也成为人们郊游驻足和分别相送之地。经文人的诗词吟咏,长亭逐渐演变成送别地的代名词,长短交错又表示道路崎岖。

D.此词写的是深秋暮*之景,全词都浸染在一种愁情离绪之中。情景交织,句与句之间紧密相扣,各句间含义也相互交织,创造了一个浑然天成的意境。此词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18.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回答】

17.C

18.(7分)游子思归乡(1分):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思妇盼归人(1分):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二者兼有(1分):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分析合理即可)

【解析】

17.

试题分析:“唐朝时开始”错,早在汉朝就已经存在。“长亭更短亭”古代设在路边供行人休歇的亭舍。庾信《哀*南赋》云:“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说明当时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长短交错又表示道路崎岖”错,征途上无数长亭短亭,不但说明归程遥远,同时也说明归期无望,以与过片“空伫立”之“空”字相应。如此日日空候,思妇的离愁也就永无穷尽了。结句不怨行人忘返,却愁道路几千,归程迢递,不露哀怨,语甚酝藉。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

18.

试题分析:这首词上下两片采用了不同的手法,上片偏于客观景物的渲染,下片着重主观心理的描绘。然而景物的渲染中却带有浓厚的主观**,主观心理的描绘又糅合在客观景物之中。因而从整体上来说,情与景、主观与客观,又融成一片。历来解说此词,虽然有不少论者认为它是眺远怀人之作,但更多的人却说它是羁旅行役者的思归之辞。后一种理解,大概是受了宋代文莹《湘山野录》所云“此词不知何人写在鼎州沧水驿楼”一语的影响。以为既然题于驿楼,自然是旅人在抒思归之情。其实,古代的驿站邮亭等公共场所以及庙宇名胜的墙壁上,有些诗词不一定是即景题咏,也不一定是写者自己的作品。细玩这首词,也不是第一称谓,而是第三称谓。有如电影,从“平林”、“寒山”的远镜头,拉到“高楼”的近景,复以“暝*”做特写镜头造成气氛,最终突出“有人楼上愁”的半身镜头。分明是第三者所控制、所描撰的场景变换。下片的歇拍两句,才以代言的方法,模拟出画中人的心境。而且词中的“高楼”、“玉阶”,也不是驿舍应有之景。驿舍邮亭,是不大会有高楼的,它的阶除也决不会“雕栏玉砌”,正如村舍茅店不能以“画栋雕梁”形容一样。同时,长亭、短亭,也不是望中之景;即使是“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中的最近一座,也不是暮*苍茫中视野所能及。何况“长亭更短亭”,不知凡几,当然只能意想于心头,不能呈现于楼头人的眼底。考生可以赞同“游子思归乡”的观点,也可以赞同“思妇盼归人”的观点,还可以答两种观点兼而有之,无论选择哪一种观点,都要注意言之成理,自圆其说。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或议论*的句子。②分析景语。鉴赏古代诗歌,把握情感态度,应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当然考试中对不熟悉的作家作品,命题者都要作注,以便于考生把握诗歌的内容。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哀伤、悲愤、沉痛、惜别、依恋、赞美、仰慕、豪迈、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忧国忧民等。

知识点:

题型:语言表达

TAG标签:#这首词 #如织 #各题 #平林 #寒山 #
热文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