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中文知识站>习题库>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奉陪郑驸马韦曲①杜甫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②春。石角钩衣破,...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奉陪郑驸马韦曲①杜甫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②春。石角钩衣破,...

中文知识站 人气:1.23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奉陪郑驸马韦曲①杜甫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②春。石角钩衣破,...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奉陪郑驸马韦曲①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②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释:①韦曲:唐代长安游赏胜地,杜甫作此诗时,久住于长安而未得一官。②禁:消受。

1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的首句和*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该借酒释怀,消受春光。

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节,状写韦曲的春去夏来的美景。

D.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之感,以下诗句均寓有兴亡之感:“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家家。”(唐·罗隐 《寄南城韦逸人》);“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宋·张炎《高阳台》)

18. 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说说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回答】

17.CD

18.答: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不知自己何时才能占据一丛竹林,头戴小乌巾,过着像刘岩一样的隐士生活”,(1分)运用典故,(1分)通过对韦曲春*描写,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1分)因此产生对归隐山林的隐士生活的向往,(1分)曲折含蓄地表达出对久图官场功名而不得的厌倦情绪。(2分)

【解析】

17.

试题分析:C项本诗所写明显是春日景*,并非夏日。从诗中的“花无赖”“好禁春”“刺眼新”可判断出此诗写的是春景。D“杜甫诗中韦曲花”为袭用杜甫原句进行单纯的景物描写。“当年燕子知何处”是在感慨当初繁华如今已经不再,遇兴亡之感。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

18.

试题分析:参照注释和典故本身,知人论世,即可得到*,注意要先理解诗句本身的意思再分析。解题思路:首先要翻译诗句,指明“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的什么表层含义是什么;然后分析所用典故,指出典故本身寓意,再结合诗人的生平经历和本诗写作背景分析诗人引用典故的目的,挖掘诗句的深层意蕴。需要注意的是本诗归隐之情在表面,厌倦功名之心则为根本。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指出用了什么典故,典故本身有什么寓意,然后思考作者使用这个典故的作用。典故的作用一般有:(1)使立论有根据。引前人之言或事,以验*作者之理论。(2)委婉表意。诗中有不便直述者,可借典故之暗示,婉转道出作者之心声,即所谓“据事以类义”也。(3)减少语辞之繁累。诗句之组成,应力求经济,尤其近体诗有其一定之字数限制,用典可减少语辞之繁累。(4)充实内容、美化词句。用典可使文辞妍丽,声调*,对仗工整,结构谨严,而增加外形之美,与丰富之内涵。本诗中诗人用典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思想情感,就要结合诗人的经历和写作背景来分析。

知识点:

题型:语言表达

TAG标签:#韦曲花 #各题 #绿樽须 #石角 #韦曲 #
热文推荐
猜你喜欢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