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中文知識站>書籍語錄>《揀盡寒枝》經典語錄

《揀盡寒枝》經典語錄

中文知識站 人氣:2.95W
《揀盡寒枝》經典語錄

經典語錄

一個民族之成爲*的民族,必靠詩而後生;一個民族生長出*的自覺,也必體現爲形成詩說……詩言志者曷?維繫民族國體的政制命脈之志。從而詩學自古是一個*民族自覺地教育本民族中雖爲數不多但總有的抱負者的根底所在。經學四教,以《詩》爲宗。孔子先作《詩》,故《詩》統羣經。

一塊麪包可成爲階級或個體在飢餓時的爭奪對象,不等於它就不再是一塊麪包,而只是飢餓感引起的爭奪符號。學術、文化品、大學制度確是國家之間、階層之間在社會化生存空間中勢力爭奪的媒介,但它們仍有自主的質地。

“古之道術”不是現代意義上的“學術”,而是救濟天下的政教之術:“先秦諸子,無不欲以其道濟天下”。在梵澄看來,即便倡言逍遙物外的莊子也不例外。

新興知識人羣衆是福柯式的個體化羣衆,他們厭惡任何知識理念規導慾望個體的生存意趣。慾望個體的基質是身體,身體是有自然*差異的偶在。

所謂平等,實際上就是“一種夷平過程”:所有高貴的東西向低俗因素看齊,這恰恰是金錢的作用。金錢是所有事物“低俗”的等價物,把個別的、高貴的品質(這恰恰是自由的個*要尋求的)拉到最低平均水平。

無論聖人在歷史中的生存爲止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聖人必須葆有“致虛靜”的“德”,否則,聖人不復爲聖人。然而,晚周“歷史”之後,聖人是否有王位,已經成了歷史的機緣,“精神哲學”因此必須成爲“歷史哲學”——如此“歷史哲學”可以說與在近代歐洲出現的“歷史哲學”(從維科、赫爾德到黑格爾、馬克思)風馬牛不相及。

所謂老子教誨的侯王無爲,不是不施治,而是讓民被治時感覺不到自己在被治:潛移默化民衆於不知不覺之中,讓“下品極惡兇頑刁詐猾賊之風”自然而息——這纔是極高明而道中庸的治(“化天下”)。

見到老教授難過的樣子,我趕緊寬慰他說:我們的德語文學也沒有誰在研讀維蘭德,好些學德國文學的興許都還不知道維蘭德……我身邊另一位在座的同伴也趕緊*話:我們的大學正在與*接軌,大學外語系有外報閱讀、科技德語一類課程,卻沒有古典文學課程。從前外語系以教古典文學爲主,如今的外語系不過是在培養會說外國話的機器。

如今大學文科的研究生教學時興所謂*化方式,比如,在研讀課上讀一部古代經典,由學生們輪流講,談讀後感。雖然美名其曰讓大家發言,鍛鍊學生的主動*,其實在這樣的研讀課上,學生並學不到什麼東西。過去,研讀課主要是老師講解,這意味着讀古典的大書得跟一個自己曾經有過深入閱讀且已經深入思考過一番的先行讀者一起讀,在這位有經驗的讀者帶領下,學生們(尚沒有閱讀經驗的人)的閱讀能力纔會有所提高。按照*化的讀法,大家都是二百五,沒有什麼經驗和積累能讀出什麼名堂?

TAG標籤:#經典語錄 #盡寒枝 #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