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中文知識站>習題庫>一、現代文閲讀(9分,每小題3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禮之“儀”“義”的糾結除了“禮義之邦”“禮儀之...

一、現代文閲讀(9分,每小題3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禮之“儀”“義”的糾結除了“禮義之邦”“禮儀之...

中文知識站 人氣:2.18W

問題詳情:

一、現代文閲讀(9分,每小題3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禮之“儀”“義”的糾結除了“禮義之邦”“禮儀之...

一、現代文閲讀(9分,每小題3分)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禮之“儀”“義”的糾結

除了“禮義之邦”“禮儀之邦”,文獻中也經常出現“禮義之鄉”“禮義之國”“禮義之朝”“禮儀之國”等概念。

傳統*,隨着時代的發展和社會共同體的需要,禮越來越變得豐富多*起來。其間,既有文獻解説的積澱充盈,也有典章制度的應時製作,更有身體力行的規範引導。在此文化氛圍之下,三禮(《周禮》《儀禮》《禮記》)、四禮(冠、婚、喪、祭)、五禮(吉、兇、*、賓、嘉)紛然而起,禮儀、禮制、禮俗競相雜陳,守禮、行禮、變禮與時變化,等等。究其歸趣,清代大儒顧炎武所謂“禮者,本於人心之節文,以為自治治人之具”,可謂一語破的。然而,自先秦以來,關於禮之義與儀的判別,則一直或顯或隱地糾結着人們的思維。

如公元前537年,魯昭公“如晉,自郊勞至於贈賄,無失禮”。對此,晉侯以為他“善於禮”。然而,女叔齊卻有不同的看法,認為魯昭公不知禮。晉侯問其故,女叔齊回答:“是儀也,不可謂禮。”那麼,什麼是禮呢?他解釋説:“禮,所以守其國,行其政令,無失其民者也。”而反觀魯國現狀,則與禮之要求相去甚遠。所以女叔齊不無遺憾地感慨道:“禮之本末,將於此乎在,而屑屑焉習儀以亟。言善於禮,不亦遠乎!”《禮記》中也強調:“禮之所尊,尊其義也。失其義,陳其數,祝史之事也。故其數可陳也,其義難知也。知其義而敬守之,天子之所以治天下也。天地合,而後萬物興焉。”

對於禮教大為痛恨的吳虞,通過梳理前人有關的禮論,也曾感慨:“夫談法律者,不貴識其條文,而貴明其所以立法之意;言禮制者,不在辨其儀節,而在知其所以制禮之心。”柳詒徵先生則強調:“以史言史者之未識史原,坐以儀為禮也。僅知儀之為禮,故限於史志之記載典章制度,而若紀表列傳之類不必根於禮經。不知典章制度節文等威繁變之原,皆本於天然之秩敍。”諸如此類的言論,無不表明對禮義重要*的重視。

當然,由於古今情勢的不同,僅僅強調禮義,也不免產生偏差。對此,集理學之大成的朱熹曾分辯道:“古者禮樂之書具在,人皆識其器數,卻怕他不曉其義,故教之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又曰:‘失其義,陳其數者,祝、史之徒也。’今則禮、樂之書皆亡,學者卻但言其義,至以器數則不復曉,蓋失其本矣。”這一認識,可謂通達之論。

由此觀之,禮義之鄉、禮義之國、禮義之邦、禮義之朝、禮儀之邦、禮儀之國等詞的使用,經歷了一個不斷演變的過程,皆為“歷史的存在”,其間的興替,是與時代、時勢、人們的習慣與取捨等密不可分的,並非僅為誤用、濫用的問題。“禮義”與“禮儀”亦非非此即彼的對立物,其關鍵乃在於如何因時因勢把握其間的度。誠如宋儒程頤所強調的:“禮者,理也,文也。理者,實也,本也。文者,華也,末也。理文若二,而一道也。文過則奢,實過則儉。奢自文至,儉自實生,形影之類也。”總之,“禮乎禮!夫禮所以制中也”。而禮在傳統社會發展中究竟發揮了什麼作用?它在今天還有沒有價值?禮的內涵和實質又是什麼?怎樣才能把握禮的內在意義與外在表現的度?凡此種種,皆是歷久而彌新的話題,需予以認真地反思和探究。

                   (林存陽 《光明日報》( 2015年01月21日 14版))

以下關於 “禮”和“禮之 ‘義’ ‘儀’”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獻中經常出現“禮義之鄉”“禮義之國”“禮義之朝”“禮儀之國”等概念,都體現了“禮之‘義’‘儀’”經歷不斷演變的過程。

B.清代大儒顧炎武認為 “禮”是“自治治人之具”,隨着時代的發展和社會共同體的需要,禮越來越變得豐富多*起來。

C.文獻解説的積澱充盈,典章制度的應時製作,身體力行的規範引導,禮的興起、變化、豐富與此有關。

D.女叔齊認為魯昭公不知禮,因為“禮”的核心精神絕對不是掌握各種“儀式”的細節,而是要通過“禮”達到協調人事關係、鞏固*、安定世道人心的目的。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對於禮教大為痛恨的吳虞,通過梳理前人有關的禮論, 發現他們重在禮之“術”,輕於禮之“道”,不懂得禮的核心精神。

B.柳詒徵先生認為,把“儀”當作了“禮”,就好比只注重歷史事實,而忽視內在的歷史規律。

C.《禮記》中強調,天子不同於祝史之徒,因為天子知禮之義而敬守之。

D.朱熹認為,記載“禮”“樂”的書籍皆亡軼,所以不必再強調禮義。

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關於禮之義與儀的判別,自先秦以來,一直或顯或隱地糾結着人們的思維。

B.禮之義與儀,皆為歷史的存在,其間的興替,是與時代、時勢、人們的習慣與取捨等密不可分的。

C.“禮儀”與“禮義”並不是非此即彼的對立物,其關鍵就在於如何因時因勢把握其間的度。

D.隨着時代的發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過程中,禮必然發揮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回答】

B(“禮越來越變得豐富多*起來”,是在“傳統*”。)

D(“今則禮、樂之書皆亡,學者卻但言其義,至以器數則不復曉,蓋失其本矣”,是朱熹對學者對“禮義”與“禮儀”的態度和方法的批判,不是“不必再強調禮義”)

D(“禮必然發揮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將“未然”當成了“必然”,太絕對。)

知識點:科普類文本閲讀 社科類文本閲讀

題型:選擇題

TAG標籤:#每小題 #現代文 #閲讀 #之邦 #禮義 #
熱文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