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中文知識站>習題庫>閲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文後各題。晚歸山居劉滄寥落霜空木葉稀,初行郊野思依依。深秋頻憶故鄉事,日暮獨尋荒徑歸。山...

閲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文後各題。晚歸山居劉滄寥落霜空木葉稀,初行郊野思依依。深秋頻憶故鄉事,日暮獨尋荒徑歸。山...

中文知識站 人氣:1.41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文後各題。晚歸山居劉滄寥落霜空木葉稀,初行郊野思依依。深秋頻憶故鄉事,日暮獨尋荒徑歸。山...

閲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文後各題。

晚歸山居

劉滄

寥落霜空木葉稀,初行郊野思依依。

深秋頻憶故鄉事,日暮獨尋荒徑歸。

山影暗隨雲水動,鐘聲潛入遠煙微。

娟娟唯有西林月,不惜清光照竹扉。

13.這首詩的頸聯與王維《山居秋暝》的頷聯“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相比,在寫景角度上有何相同點?在意境上有何區別?請簡要分析。

14.這首詩抒發了詩人的哪些情感?請結合詩句簡要賞析。

【回答】

13.①在寫景角度上,二者都從視覺、聽覺的角度描寫了景物。劉詩頸聯從視覺角度描寫“山影”,從聽覺角度表現“鐘聲”。王詩頷聯從視覺角度描寫“明月”,從視覺、聽覺角度描寫“清泉”。②在意境上,劉詩頸聯描寫了山影投映溪水,隨波暗湧,古寺鐘聲悠長,又隨遠煙逝去,意境幽暗空寂。而王詩頷聯描寫了一場秋雨後,只見皎潔的月光透過鬆枝星星點點灑落下來,又聞泉水淙淙流瀉于山石之間,意境幽清明淨。

14.①孤獨惆悵之情。天空冷寂、樹葉稀疏,渲染了悽清的氣氛,詩人“獨尋”荒徑歸來,心情孤寂惆悵。②思念故鄉之情。深秋時節,詩人獨行郊外,“頻憶”故鄉往事,一個“頻”字流露出詩人濃烈的思鄉之情。③喜愛山居之情。詩人雖獨處郊野,卻見美好的山月,不吝惜清輝,灑向獨居的竹扉。“娟娟”“不惜”表現出了詩人對山居恬淡美好生活的喜愛之情。

【解析】

13.

試題分析:本題為比較閲讀,尋找寫景角度的相同點和意境上的區別。在寫景角度上,二者都從視覺、聽覺的角度描寫了景物。劉詩頸聯從視覺角度描寫“山影”,從聽覺角度表現“鐘聲”。王詩頷聯從視覺角度描寫“明月”,從視覺、聽覺角度描寫“清泉”。意境上分別分析即可。

【考點定位】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技巧點撥】常見的寫景角度:正與側的結合,動與靜的結合,聲與*的結合(視與聽的結合),虛與實的結合,點與面的結合,時空角度。如本題二者都從視覺、聽覺的角度描寫了景物。劉詩頸聯從視覺角度描寫“山影”,從聽覺角度表現“鐘聲”。王詩頷聯從視覺角度描寫“明月”,從視覺、聽覺角度描寫“清泉”。

14.

試題分析:這是一道分析詩歌的情感的題目,是詩歌的必考的題目之一。答題時要注意結合詩歌的標題、註釋和詩中表情達意的重點字詞語進行分析,此題天空冷寂、樹葉稀疏,渲染了悽清的氣氛,詩人“獨尋”荒徑歸來,心情孤寂惆悵。深秋時節,詩人獨行郊外,“頻憶”故鄉往事,一個“頻”字流露出詩人濃烈的思鄉之情。詩人雖獨處郊野,卻見美好的山月,不吝惜清輝,灑向獨居的竹扉。“娟娟”“不惜”表現出了詩人對山居恬淡美好生活的喜愛之情。

【考點定位】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技巧點撥】詩歌的情感分析的題目一直是考試的重點,但是考核的難度並不是太大,存在的問題主要是不知道答題的突破口,答題時要注意結合詩中標題、註釋和詩中表情達意的重點句子作答,重點是在自己的*要包含詩歌中的重點詞語,這樣就能和給的*無限接近,還要注意一般詩歌的情感都要求結合詩句分析,答題時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棄詩句。此題詩人雖獨處郊野,卻見美好的山月,不吝惜清輝,灑向獨居的竹扉。“娟娟”“不惜”表現出了詩人對山居恬淡美好生活的喜愛之情。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

TAG標籤:#各題 #晚歸 #獨尋 #荒徑 #霜空 #
熱文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