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中文知識站>習題庫>22.(12分)2010年,“艱難的抉擇”是網絡流行語。其實在*近代史上,“抉擇”問題比比皆是。閲讀下列材料...

22.(12分)2010年,“艱難的抉擇”是網絡流行語。其實在*近代史上,“抉擇”問題比比皆是。閲讀下列材料...

中文知識站 人氣:1.78W

問題詳情:

22.(12分)2010年,“艱難的抉擇”是網絡流行語。其實在*近代史上,“抉擇”問題比比皆是。閲讀下列材料...

22.(12分)2010年,“艱難的抉擇”是網絡流行語。其實在*近代史上,“抉擇”問題比比皆是。閲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忠剛懾泰西之魄,而以精思竊制器之術,國恥足興,於公是望!

    ——曹國藩《復李少莖中丞》

材料二 夫共和是否決不能行於我國,此非可以空言折人之口,必有待於他日之試驗,此勿深論。然問國家之弊,極於前清時代,不行**,庸有幸乎?欲行**,而不先之以種族*,為道果克致乎?……夫謂共和不能行於*,則完全之君主立憲,其與共和相去一問耳。……若我國民而終不能行共和*也,則亦終不能行君主立*治。…………既認為可以行君主立憲之國民,自應認為可以行共和之國民。

   ——梁啟超《*立國大方針商榷書》(1912年5月7日)

材料三  中華*就像我的孩子,他現在有淹死的危險。我要設法使他不沉下去,而我們在河中被急流沖走。我向英國和美國求救,他們站河岸上嘲笑我。這時候漂來蘇俄這根稻草。因為要淹死了,我只好抓住他。英國和美國在岸上向我大喊,千萬不要那根稻草。但是他們不幫助我。他們只顧自己嘲笑,卻又叫我不要抓蘇俄這根稻草。我知道那是一根稻草,但是總比什麼都沒有好。

    ——《孫中山集外集》

(1)材料一中,曾國藩抉擇了什麼?據所學知識指出,迫使他做出這一抉擇原因的主要史實。(3分)

(2)據材料二並結合所學,指出梁啟超的抉擇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這種變化説明了什麼?(4分)

(3)據材料三並結合所學知識,説明孫中山是如何抓住“蘇俄這根稻草”的。(4分)

(4)綜各以上材料,指出上述歷史人物作出不同抉擇的共同作用是什麼?(1分)

【回答】

22.參考*:

(1)抉擇:學習西方先進技術。(1分)史實:太平天國運動;兩次鴉片戰爭。(2分)

(2)變化:從主張變法維新(或君主立憲)到認可共和*。(2分)説明:*共和逐漸成為時代潮流;梁啟超順應了歷史的變化。(2分)

(3)説明:接受*和蘇聯(**)的幫助;改組*;提出新三*義;進行國共合作。(4分)

(4)作用:推動了*近代化。(1分)

知識點: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

題型:綜合題

熱文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