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中文知識站>習題庫>閲讀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題。魚我所欲也(《孟子》)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

閲讀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題。魚我所欲也(《孟子》)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

中文知識站 人氣:1.9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題。魚我所欲也(《孟子》)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

閲讀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題。

魚我所欲也(《孟子》)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闢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9.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⑴故患有所不闢也 (             )   ⑵蹴爾而與之(                  )  

10.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⑴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

                                                                                                                                                                               

⑵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11.下面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文是一篇論説*散文,闡述了孟子的一個重要主張——道義重於生命。

B.從本文可見孟子説理善用比喻、排比、對偶,使説理形象有氣勢,讀起來也有節奏感。

C.第一段運用道理論*,先從反面講道理,再從正面講道理,思路清晰,邏輯嚴密地闡述了道義重於生命,為了道義可以捨棄生命。

D.第二段運用舉例論*、對比論*,路人、乞丐的例子是從正面論述,見利忘義之人的例子從反面論述;這兩個例子又形成對比,從而充分論*了自己的觀點。

12.閲讀下面鏈接材料,完成兩個學習任務。

邵(邵民瞻)為坡(蘇東坡)買一宅,為錢五百緡①,坡傾囊僅能償②之。卜③吉入新第,既得④矣,夜與邵步月,偶至一村落,聞婦人哭聲極哀。坡徙倚⑤聽之,曰:“異哉,何其悲也!豈有大難割之愛,觸於其心歟?吾將問之。”遂與邵推扉而入,則一老嫗,見坡,泣自若。坡問嫗何為哀傷至是,嫗曰:“吾家有一居,相傳百年,保守不敢動,以至於我。而吾子不肖,遂舉以售諸人。吾今日遷徙來此,百年舊居,一旦訣別,寧不痛心!此吾之所以泣也。”坡亦為之愴然。問其故居所在,則坡以五百緡所得者也。坡因再三慰撫,徐謂之曰:“嫗之故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當以是屋還嫗。”即命取屋券,對嫗焚之。呼其子,命翌日迎母還舊第,竟不索其直。

【註釋】①五百緡(mín)五百貫錢。②償:償還。③卜:選擇。④得日:過了幾日。⑤徙倚:徘徊。

⑴調動課內所學的文言舊知,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課外文言詞語。

①寧不痛心(             )         ②坡因再三慰撫(           )

⑵這一故事能否用來*孟子的觀點?結合內容具體分析。                                                                                

【回答】

9.⑴同“避”,躲避。⑵踩踏。

10.⑴我想要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所以不會去幹苟且偷生的事情。(該句得分點:所……者、甚於、故、苟得)⑵先前為了道義寧願死也不接受收買,現今卻為了讓所認識的窮人感激自己而做了。(該句得分點:鄉、為、所識窮乏者、得)

11.C(“先從反面講道理,再從正面講道理”分析不正確,應是先正面講道理,再反面講道理)    

12.⑴①難道,怎麼,哪裏。②於是。   ⑵能(1分)。孟子所説的“義”指的是“正義、道義”,我們今天理解這“正義、道義”,就是一切為國為民、顧全大局、同情弱小的舉動都被認為是“正義的、道義的”(1分),蘇東坡同情老婦,無償歸還房屋的舉動就是同情弱小的善舉,是道義之舉(1分),在自己的利益和同情弱小產生矛盾,需要捨棄其一的時候,他選擇了捨棄自己的利益,他在利益面前保持住了善良的本*,這樣的選擇能*道義重於生命的觀點。(1分)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熱文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