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中文知識站>習題庫>閱讀下面一首唐詩,按要求答題。(8分)長安秋望      趙嘏雲物悽清拂曙流,漢家宮闕動高秋。殘星幾點雁橫塞,...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按要求答題。(8分)長安秋望      趙嘏雲物悽清拂曙流,漢家宮闕動高秋。殘星幾點雁橫塞,...

中文知識站 人氣:2.65K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按要求答題。(8分)長安秋望      趙嘏雲物悽清拂曙流,漢家宮闕動高秋。殘星幾點雁橫塞,...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按要求答題。(8分)


長安秋望       趙嘏


雲物悽清拂曙流,漢家宮闕動高秋。


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


紫豔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


鱸魚正美不歸去①,空戴南冠學楚囚。②


[注]①“鱸魚正美”:典出《晉書•張翰傳》,張翰思念故鄉的鱸魚,便辭官回家。②“南冠”、“楚囚”:典出《左傳》,為囚徒的代稱。


⑴這首詩歌的頷聯是趙嘏的名句。據《唐詩記事》卷五十六記載,詩人杜牧對此讚歎不已,因稱趙嘏為“趙倚樓”。請你就頷聯某一方面的藝術特點做簡要賞析。(4分)


答:                                                


⑵詩中的“紫豔半開籬菊靜”一句,寄託了詩人什麼思想感情?並請簡要列舉你的理由。(4分)


答:                                        

【回答】

(1)可以從以下的任意某一方面做賞析:


①視聽結合,動靜有致,頗具匠心。“殘星幾點”是目見,“長笛一聲”是耳聞;“雁橫塞”取動勢,“人倚樓”取靜態。


②寓情於景,情景交融。廖落的晨星,南歸的雁陣,哀婉的笛聲,倚樓聽笛之人,構成一幅黯然神傷的畫面,令人彷彿身臨其境,受到感染。


③烘托,渲染,饒有情韻。晨曦初見,天上還殘留幾點星光,空中又飛來一行歸雁。詩人正被這景象迷住,忽聞一聲長笛悠然傳來。作者以景襯人,以高樓笛聲為詩歌意境作了饒有情韻的烘托。


③引發聯想,韻味清遠。笛聲那樣悠揚,那樣哀怨,是在慨嘆人生如晨星之易逝呢,還是因見歸雁而思鄉里、懷遠人?那長笛一聲引發無窮的聯想,使聞者黯然神傷。(對藝術特點的概括2分,結合詩歌做具體賞析2分。意思對即可。)


(2)寄託了詩人思鄉歸隱的思想感情。理由只要能答出兩點即可:


①籬旁的菊花,令人憶起“採菊東籬下”的陶潛,寄託的是歸隱三徑之心。


②籬菊的意象與詩中的南歸之雁、時令之秋結合在一起,傳達的是思鄉歸隱的情緒。


③尾聯借用典以明主旨,寫家鄉鱸魚正美,我不歸去,卻如囚徒般羈留長安,甚是無謂,表示的是歸隱事不宜遲的決心,籬菊的意象與之相*。(思想感情2分;理由2分,一點1分。意思對即可。)


【鑑賞參考】


這首七律,通過詩人眺望中的見聞,寫深秋拂曉的長安景*和羈旅思歸的心情。


首聯總攬長安全景。在一個深秋的拂曉,詩人憑高遠望,眼前淒冷清涼的雲霧緩緩飄遊,全城的宮觀樓*都在腳下浮動,景象迷濛而壯闊。詩中“悽清”二字,既屬客觀,亦屬主觀,秋意的清冷,實襯心境的淒涼。正是這兩個字,為全詩定下了抑鬱的基調。


頷聯寫仰觀。“殘星幾點”是目見,“長笛一聲”是耳聞;“雁橫塞”取動勢,“人倚樓”取靜態。景物描寫見聞動靜的安排,頗見匠心。寥落的殘星,南歸的雁陣,這是秋夜將曉時天空中最具特徵的景緻;高樓笛聲又為之作了饒有情韻的烘托。晨曦初見,西半天上還留有幾點殘餘的星光,北方空中又飛來一行避寒的秋雁。詩人的注意力正被這景象所迷住,忽聞一聲長笛悠然傳來,覓聲望去,在那遠處高高的樓頭,依稀可見有人背倚欄杆吹奏橫笛。笛聲那樣悠揚,那樣哀怨,是在慨嘆人生如晨星之易逝呢,還是因見歸雁而思鄉里、懷遠人?吹笛人喲,你只管在抒寫自己內心的衷曲,卻可曾想到你的笛音竟如此地使聞者黯然神傷嗎?一聯是趙嘏的名句。據《唐詩記事》卷五十六記載,詩人杜牧對此讚歎不已,因稱趙嘏為“趙倚樓”。杜牧如此激賞,恐怕就是由於它選景典型、韻味清遠的緣故。


頸聯寫俯察。夜*褪盡,晨光大明,眼前景*已是歷歷可辨:竹籬旁邊紫豔的菊花,一叢叢似開未開,儀態十分閒雅靜穆;水塘裡面的蓮花,一朵朵紅衣脫落,只留下枯荷敗葉,愁容滿面。紫菊半開,紅蓮凋零,正是深秋時令的花事;以“靜”賦菊,以“愁”狀蓮,都是移情於物,擬物作人,不僅形象傳神,而且含有濃郁的主觀**。目睹眼前這憔悴含愁枯荷,追憶往日那紅豔滿塘的蓮花,使人不禁會生出紅顏易老、好景無常的傷感;而籬畔靜穆閒雅的紫菊,儼然一派君子之風,更令人憶起“採菊東籬下”的陶靖節,油然而起歸隱三徑之心――寫菊而冠以“籬”字,取意就在於此吧?


上面三聯所寫清晨的長安城中遠遠近近的秋景,無不觸發著詩人孤獨悵惘的愁緒;末聯則抒寫胸懷,表示詩人毅然歸去的決心:家鄉鱸魚的風味此時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卻囚徒也似的留在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為何來!“鱸魚正美”,用西晉張翰事,表示故園之情和退隱之思;下句用春秋鍾儀事,“戴南冠學楚囚”而曰“空”,是痛言自己留居長安之無謂與歸隱之不宜遲。


詩中的景物不僅有廣狹、遠近、高低之分,而且體現了天*隨時間流逝由暗而明的變遷。特別是頷頸兩聯的寫景,將典型景物與特定的心情結果合起來,景語即是情語。雁陣和菊花,本是深秋季節的平常景物,南歸之雁、東籬之菊又和思鄉歸隱的情緒,形影相隨,詩人將這些形象入詩,意在給人以豐富的暗示;加之以黎明悽清氣氛的渲染,高樓笛韻的烘托,思歸典故的運用,使得全詩意境深遠而*,風格峻峭而清新。

知識點:單元測試

題型:填空題

TAG標籤:#拂曙流 #雲物 #趙嘏 #秋望 #動高秋 #
熱文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