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中文知識站>習題庫>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戴胄忠清公直擢為大理少卿上以選人多詐冒資蔭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有詐冒事覺者上欲殺之...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戴胄忠清公直擢為大理少卿上以選人多詐冒資蔭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有詐冒事覺者上欲殺之...

中文知識站 人氣:7.7K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戴胄忠清公直擢為大理少卿上以選人多詐冒資蔭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有詐冒事覺者上欲殺之...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 , 完成下列小題

戴胄忠清公直擢為大理少卿上以選人多詐冒資蔭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有詐冒事覺者上欲殺之胄奏據法應流 ,上怒曰: 卿欲守法 , 而使朕失信乎 ?” 對日 :“ 敕者出於一時之喜怒 , 法者國家所以布大信於天下也。陛下忿選人之多詐 , 故欲殺之 , 而既知其不可 , 復斷之以法 , 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上曰: 卿能執法,朕復何憂? 胄前後 犯顏 執法 , 言如湧泉 , 上皆從之 , 天下無冤獄。鄃令裴仁軌私役門夫 , 上怒 , 欲斬之。殿中侍御史長安李乾祐諫曰 :“ 法者 , 陛下所與天下共也 , 非陛下所獨有也。今仁軌坐輕罪而 抵極刑 , 臣恐人無所措手足。 上悅 , 免仁軌死 , 以乾祐為侍御史。上謂侍臣曰: 朕以死刑至重 , 故令三覆奏 , 蓋欲思之詳熟故也。而有司須臾之間 , 三覆已訖。又,古刑人 , 君為之徹樂 減膳 ,朕庭無常設之樂 , 然常為之不啖酒肉。又 , 百司斷獄 , 唯據律文,雖在可矜者,而不敢違法,其間豈能盡無冤乎? 丁亥,制: 決死囚者 , 二日 中五覆奏 , 下諸州者三覆奏。行刑之日 , 尚食勿進酒肉 , 內教坊及太常不舉樂。皆令門下覆視,有據法當死而情可矜者,錄狀以聞。 由是全活甚眾。其五覆奏者以決前一二日,至決日又三覆奏。惟犯惡逆者一覆奏而已。上嘗與侍臣論獄。魏徵曰: 煬帝時嘗有盜發,帝令於士捕之,少涉疑似,皆拷訊取服,凡二千餘人 , 帝悉令斬之, 大理丞 張元濟怪其多,試尋其狀,內五人嘗為盜,餘皆平民。竟不敢執奏 , 盡殺之。 上日 :“ 此豈唯煬帝無道,其臣亦不盡忠。君臣如此 , 何得不亡 ? 公等宜戒之。

節選自《通鑑紀事本末 貞觀君臣論治》 )

1 .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 , 正確的一項是 ( )

A. 戴胄忠清公直 / 擢為大理少卿 / 上以選人 / 多詐冒資蔭 / 敕令自首 / 不首者死 / 未幾有詐冒事覺者 / 上欲殺之 / 胄奏 / 據法應流 /

B. 戴胄忠清公直 / 擢為大理少卿 / 上以選人多詐冒資蔭 / 敕令自首 / 不首者死 / 未幾有詐冒 / 事覺者上欲殺之 / 胄奏 / 據法應流 /

C. 戴胄忠清公直 / 擢為大理少卿 / 上以選人多詐冒資蔭 / 敕令自首 / 不首者死 / 未幾有詐冒事覺者 / 上欲殺之 / 胄奏 / 據法應流 /

D. 戴胄忠清公直 / 擢為大理少卿 / 上以選人 / 多詐冒資蔭 / 敕令自首 / 不首者死 / 未幾有詐冒 / 事覺者上欲殺之 / 胄奏 / 據法應流

2 .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 , 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犯顏 , 指敢於冒犯君王或尊長的威嚴 , 常常用於表示直言敢諫的執著態度。

B. 抵極刑 , 抵刑即處刑 , 抵極刑指犯人受到死刑外加上屍體示眾的極端刑罰。

C. 減膳 , 古代帝王遇到天災等讓自己感到內疚的情況時 , 常食素或減少餚饌

D. 大理丞 , 大理丞是大理寺的重要官員 , 大理寺是我國古代掌管刑獄的官署。

3 .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 , 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戴胄認為法律是國家用以取信於天下的條例 , 若皇上敕令與法衝突 , 應以法為準繩 , 唐太宗聽從了戴的意見 , 並高度評價他的看法。

B. 裴仁軌因私事使喚門夫 , 唐太宗要處死他 , 李乾祐說法律為皇帝與天下共有 , 不可輕罪判 : 太宗免去仁軌死罪 , 以乾祐為侍御史。

C. 唐太宗認為死刑關乎人命 , 如果機械執行法條難免會出現冤案 , 於是加強死刑覆奏 , 讓判決更為審慎 , 這一舉措使許多人得以活命。

D. 魏徵說 , 隋煬帝濫殺無辜 , 張元濟不敢諫淨;唐太宗認為正是因為臣不盡忠,最

終導致了隋朝滅亡 , 因此告誠群臣一定要吸取教訓。

4 .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1) 而既知其不可 , 復斷之以法 , 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2) 皆令門下覆視 , 有據法當死而情可矜者 , 錄狀以聞。

【回答】

1.C

2.B

3.D

4.(1)皇上已經知道不能這樣,再交由法律裁決,這正是忍耐小的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

解析

1.上欲殺之是*的句子,排除BD。“上以選人多詐冒資蔭”是個完整句子,意思是聖上因為候選人大都對自己的做官資歷造假,中間不能斷開,排除A,所以選C。

2.抵極刑,極刑即死刑,抵意為達到,意即達到判處死刑的地步。B項解釋有誤,沒有屍體示眾之意。

3.D項,“唐太宗認為正是因為臣不盡忠最終導致了隋朝滅亡”與原文“此豈唯煬帝無道,其臣亦不盡忠。君臣如此,何得不亡?”不符,君臣都有責任,不只是臣不盡忠。

4.結合上下文語境,整體理解句意,注意重點文言詞語和句式要翻譯準確。“既”:已經;“斷之以法”為介詞結構後置句,翻譯時要調整語序;斷:裁決 ;“此乃……也”為判斷句式。

2)(這些規定)都由門下省督察。有依據法律應當處死而情理上有值得同情的,記下情況上報朝廷。

根據上下文語境推斷重點文言詞語,要求翻譯準確。覆視:督察、審查;矜:同情憐憫;聞:使動用法,使知曉,上報

知識點:未分類

題型:未分類

TAG標籤:#詐冒事 #多詐 #上以 #小題 #戴胄 #
熱文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