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中文知識站>習題庫>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目。又見荷塘月*吳兆民今晚上,我終於來到了清華園的荷塘,可是來遲了,已不見滿塘的...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目。又見荷塘月*吳兆民今晚上,我終於來到了清華園的荷塘,可是來遲了,已不見滿塘的...

中文知識站 人氣:2.22W

問題詳情: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目。又見荷塘月*吳兆民今晚上,我終於來到了清華園的荷塘,可是來遲了,已不見滿塘的...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目。

又見荷塘月*

吳兆民

今晚上,我終於來到了清華園的荷塘,可是來遲了,已不見滿塘的荷花荷葉。但月光很好,依然能伴我追尋當年朱自清的足跡,也不能不說是非常愜意的事。

荷塘邊隨風飄拂的楊柳,有好些一定目睹過朱自清的身影,那情意眷眷的樣子是對故人的懷念吧。昏黃的路燈把柳影映*到荷塘裡,讓人覺著塘中漂動著簇簇水草。今晚雖不是滿月,但它的清輝似乎不減當年,在眼前的荷塘盡情傾灑。

荷塘上雖然不見了荷花,但讓人分明感到是有荷花的。因為朱自清已將它牢牢根植於人們的頭腦裡:我已從想象中活生生移植其上。看吧,這滿塘嫋娜地開著、羞*地打著朵兒的不是荷花嗎?那層層疊疊鋪展在那裡的不是荷葉嗎?月光正像當時那樣流瀉在荷花荷葉上。微風在那裡吹拂,依然將那清新的荷香彌散。

我沿著塘邊昔日的小煤屑路向前。幾盞溫和的路燈緊貼荷塘小路亮著,倒映在水裡顯出一束束昏黃,把荷塘小路照得分明。左邊是一列高高土坡,上面是密植的森森柏樹,黑壓壓一路綿延。荷塘那邊,月亮透過擺動著的高大樹枝不時瞟我一眼。

眼前的蓮橋把狹長的荷塘分成兩半,稀疏的殘荷漂浮在荷塘上,令我心生幾許淒涼。走過蓮橋,拐過小彎,我走進了近春園遺址深處,置身高高的白楊樹下。眼前一片開闊地平展展的,月光輕灑,充滿空靈,草坪黑青黑青,上面有不少落葉。前面豎立著一塊碑石,記載著近春園的歷史。後面小土坡的“荷塘月*”亭,顯得有些靜穆。月光在靜靜往這裡揮灑,近處的一切都給抹上了清靈靈的光*,我也被其細心塗抹。我看看月光給我的身影,又不禁抬眼凝望天上的明月,它竟是那樣遙遠、透亮而聖潔,讓人的心胸霎時跟著坦蕩起來。

幾十年前那個夜晚,朱自清獨自一人來到這月下荷塘,一腔心緒凝結於荷花明月,一腔情感在這裡傾瀉,一生*守在這裡坦白!要清潔,不要朽汙;要清直,不要屈從;要清苦,不要奢靡——做一個清清白白、堂堂正正、樸樸素素的人,做一個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有益於民族的人。在那腥風血雨的歲月,有多少人經受不住磨難變節了,經受不住誘惑苟且了,經受不住清貧頹廢了;而你沒有。為了民族,為了家庭,也為了自己,你活出了尊嚴。那個夜晚,你一人在這裡的默想和表白,說不上莊嚴,充其量只是幾天後以《荷塘月*》藝術地向世人做了昭告;但你此後卻真切地用自己的生命實踐。沒有哪一個人要求你去這樣做,也沒有哪一個人去監督你這樣做。你靠的完全是自覺、意志、風範。你雖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壯舉,卻在貧病交加之際寧可餓死也不領美援麵粉,成了承載一個民族的氣節、尊嚴和大義的人。

也許有人不屑,也確實有人不屑,但這反而襯托出你的崇高,因為那些不屑者不是同類。

這樣想著的時候,陣陣清寒和*森不知從何方向我襲來,又想到這遺址就是八國聯*焚燒圓明園而殃及近春園使之成為“荒島”的地方,我再也受不住四圍的清寒和*森,只好迴轉到有路燈的荷塘邊。放眼荷塘,只剩我一人。

我在荷塘邊漫步,回首荷塘上空,正有一束綠*聚光在不停旋掃。畢竟是現代文明社會了!我望望天上明月,又看看水中殘荷,總是不能釋懷。

社會發展了人還要不要*守?融入現代文明的民族還要不要氣節?現實中的許多人和事都做否定*回答。朱自清雖是舊時代知識分子,尚且堅守*節,潔身自好,成為一代楷模。就是這荷塘裡的荷花也保持自我淨潔、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質。作為領受現代文明薰陶的人,為什麼就不能自我淨持、自守律令、潔身自好?作為融入現代文明的民族又豈能不固守氣節?我們必須重新審視人之為人這一陳舊而又永恆的人生命題,回到人之為人的本*上來:無論何時都不能消解、滅絕人的本*。不斷溫習、時時記取幾十年前那份富有藝術魅力和人文情懷的深情告白,是回覆我們人本*的一劑良*。

荷塘上的清風在月光輝映下吹拂著我,不斷清理著我的思緒。我下意識地看著眼前的一切。荷塘還是那個荷塘,月*還是那樣的月*,可我的內心卻歷盡滄桑。今晚曲曲折折的荷塘路上,雖然不見先人踽踽獨行的風采,卻留下了我深深的思考。

(有刪改)

(1)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  )

A.文章從懷著渴望已久的心情來追尋朱自清先生的足跡寫起,緊接著勾勒了荷塘月*,最後聯絡史實,評價朱自清先生高潔傲岸的人格。

B.第③段中,作者描寫了眼前所見的月下荷塘的美景:荷花、荷葉和荷香,顯得空靈灑脫。

C.第⑥段主要運用了呼告的方法,將第三人稱轉換為第二人稱,營造向故人直接傾訴的氛圍,有利於直抒胸臆。

D.文末“荷塘還是那個荷塘,月*還是那樣的月*,可我的內心卻歷盡滄桑”一句的意思是說,荷塘、月*依舊,而“我”的心思既深切懷念故人,又對在險惡環境裡變節投降的文人深表遺憾。

E.文章綜合運用了記敘、描寫、議論、說明、抒情的表達方式,既評價了朱自清先生的人格,又結合現實,探求了發人深思的“陳舊而又永恆的人生命題”。

(2)第③段中劃線的兩個詞語“根植”與“移植”能不能互換?請說明理由。

(3)請根據你對全文的理解,概述“我望望天上明月,又看看水中殘荷,總是不能釋懷”中“不能釋懷”的內容。

(4)這篇散文以“又見荷塘月*”為題,有什麼深刻含義?

【回答】

(1)選A項3分,C項2分,D項1分。

(2)*:不能互換。(1分)“根植”是說朱自清《荷塘月*》中的優美景*已在讀者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2分)“移植”是說“我”對“荷塘月*”的意境做了別具匠心的處理。(2分)互換之後不符合邏輯也缺乏美感。(1分)

(3)*:朱自清以自己的生命實踐承載了一個民族的氣節、尊嚴和大義;領受現代文明薰陶的人應該自我淨持、自守律令、潔身自好;融入現代文明的現代社會還需要堅持*守與氣節。(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4)*:①表明文章所寫內容與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有關;②說明《荷塘月*》一文對作者產生的深遠影響;③暗示要像朱自清先生那樣,有高潔的品行,*的人格和民族氣節。(每點2分,2點5分,3點8分,意思對即可)

【解析】

(1)試題分析:本題綜合考查文章的內容和技巧。首先應仔細閱讀文章,把握作者的情感以及一些典型的技巧。B項,“眼前所見”有誤,應該為所描寫的是想象之景;D項,“對在險惡環境裡變節投降的文人深表遺憾”脫離原文,有誤,應該是對“領受現代文明薰陶的人,不能自我淨持、自守律令、潔身自好”深表遺憾;E項,沒有運用“說明”的表達方式。

考點:分析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徵。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2)試題解析:題幹問的是“第③段中劃線的兩個詞語“根植”與“移植”能不能互換?請說明理由”,這是考查重要詞語的含義,這裡主要考察這兩個詞語的語境義,分析詞語的語境義,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一藉助該詞的基本義;二分析該詞在句中的搭配成分或修飾成分;三聯絡上下文的感**(褒貶中);四結合修辭手法的運用(比喻義、借代義、反語義等);五理解詞語的象徵意義(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概而言之:一是藉助詞的基本義;二是詞語所處語境。比如,“植根”是紮根的意思,用在這裡是說朱自清《荷塘月*》中的優美景*已在讀者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移植” 將秧苗或樹木移走並栽種在另一個地方,這裡指的是“我”對“荷塘月*”的意境做了別具匠心的處理。

考點: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的語言表達藝術。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3)試題分析:題幹問的是“請根據你對全文的理解,概述“我望望天上明月,又看看水中殘荷,總是不能釋懷”中“不能釋懷”的內容”,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解答這類題目,可分四步進行,一審清題意,確定問題區間位置;仔細閱讀文章,我們可知,作者“不能釋懷”的原因,在緊接著的第10段中有詳細地敘述。二藉助標誌抓住關鍵詞句。關鍵詞如關聯詞、表順序的詞、指代*詞語、*入*詞語,關鍵句如中心句、首括句、總結句、過渡句、呼應局、設問句、反問句等;三認真比較,去偽存真;四認真組合,重組輸出。根據提幹要求和內容,分條陳述,忌疏漏和重複。此外,分條是應根據分值大小確定,分值愈大,條數愈多。一般為2一條,偶爾也1分一條。

考點:概括作品主題。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4)試題分析:題幹問的是“這篇散文以“又見荷塘月*”為題,有什麼深刻含義”, 這是一道探究文章標題的題目,解答這類題目,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概括,答題模式:1.題目的表層含義;“又見荷塘月*”表明文章所寫內容與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有關;2.題目根據文中的隱含含義;“又見荷塘月*”說明《荷塘月*》一文對作者產生的深遠影響;3.題目與主旨(思想感情)的關係;“又見荷塘月*” 暗示要像朱自清先生那樣,有高潔的品行,*的人格和民族氣節。4.題目與文章結構(線索)的關係;5.題目與文中形象的關係;6.手法與效果。

考點:對作品進行個*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能力層級為探究F。

知識點:現代文學類文字閱讀

題型:現代文閱讀

TAG標籤:#滿塘 #吳兆民 #題目 #荷塘 #清華園 #
熱文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