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中文知識站>習題庫>(三)古代詩歌鑑賞(本題共2個小題,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5~16題浪淘沙九日從吳見山①覓酒吳文...

(三)古代詩歌鑑賞(本題共2個小題,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5~16題浪淘沙九日從吳見山①覓酒吳文...

中文知識站 人氣:2.9W

問題詳情:

(三)古代詩歌鑑賞(本題共2個小題,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5~16題浪淘沙九日從吳見山①覓酒吳文...

(三)古代詩歌鑑賞(本題共2個小題,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5~16題

浪淘沙九日從吳見山①覓酒

吳文英②

山遠翠眉長。高處淒涼。菊花清瘦杜秋娘。淨洗綠杯牽露井,聊薦幽香。

烏帽壓吳霜。風力偏狂。一年佳節過西廂。秋*雁聲愁幾許,都在斜陽。

【注】①吳見山:吳文英詞友,常有唱酬相和。②吳文英:宋代詞人,號夢窗,一生未第,遊幕終生。

15.下列對這首詞思想內容與藝術特*的分析和鑑賞,不恰當的兩項是(      )(5分)

A.“浪淘沙”是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又稱《賣花聲》。南唐李煜變為長短句,一般多用於中調,長調。後來由柳永、周邦彥等人演變為“浪淘沙慢”。

B.詩歌中的“一年佳節“指的是重陽節,重陽節在農曆九月初九,一般有登高、賞秋、飲菊花茶、佩戴茱萸等習俗。它與除夕、清明節、中秋節統稱*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

C.西廂,就是指西廂房。傳統四合院中一般北面是正房,東西兩面都是廂房,南面是倒座。東西南北都是房子,中間是天井。

D.本詞表現出詞人多種感情,既有對時光飛逝、自己已入暮年的感慨,又不乏羈旅在外的哀愁,還藉助重陽這一主題寄託了思親懷鄉的苦悶。

E.“秋*”“雁聲”和“斜陽”常是詞人對景思親及其表達人生感慨的意象,如周邦彥有“雁背夕陽紅欲暮”之嘆,李商隱有“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哀傷。

16.這首詞運用了多種表現手法?請任選其中兩種簡要分析。(6分)

【回答】

(A通常以58字以內的短詞為小令,如《十六字令》《如夢令》等。本詞54個字,屬於小令,可見《浪淘沙》多是小令。B“中秋節”表述錯誤,應為“中元節”。)

16.①比喻。如“山遠翠眉長”,遠望寒山空濛蒙地帶著青翠欲滴的山氣,將青翠的山氣比作“翠眉”,展現了重陽登高所見的美景。②擬人。“菊花清瘦杜秋娘”一句,寫菊花清瘦,賦予菊花人的特徵,“杜秋娘”,泛指美麗動人的歌妓。此言秋菊傲霜迎風,枝幹細長,好像一位婀娜多姿的歌妓一樣楚楚動人,將詞人內在的羈旅之愁形象化、外在化。③以樂景襯哀情(借景抒情)。面對“山遠翠眉長”的重陽美景,詞人沒有覺得愉悅,反倒感到“高處淒涼”,使他不忍細睹,美景更襯詞人的愁悶之苦。④觸景生情(以景結情)。“秋*”、“雁聲”與“斜陽”,都是詞人對景思親,感慨自身已入暮年卻仍羈旅在外的哀愁的根源。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

TAG標籤:#個小題 #吳見 #浪淘沙 #吳文 #本題 #
熱文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