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中文知识站>书籍语录>《随缘随笔》经典语录

《随缘随笔》经典语录

中文知识站 人气:6.77K

经典语录

我们的小说曾经只提倡一种“主义”,随着规定了一种“创造方法”,路子越走越单,从马路走进胡同,走进象鼻子胡同,走进耳朵眼胡同,这耳朵眼不但是小,还是走不出去的死胡同。到此算完。到此却又来了“物极必反”。可见天下的事,斩尽杀绝说说好听,实不容易。走这段路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里只算是一眨眼工夫。现在“小乔初嫁”的青年朋友,已经把这刚刚眨过去的“历史一眨眼”不大在意了。难得体会“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搁在个人身上,是一辈子的“灰飞”,两代人的“烟灭”。老来编本集子都看不得,能说是:自找。

《随缘随笔》经典语录

好比两千前前,老祖宗说下“虚实”两个字。那时候还没有小说不小说这么个东西,到了现在却拿来说小说身上的事,不但能说到头皮,还能说到骨子里。比如具体手法上的虚写实写,虽多半是皮面上的技术处理,交待清楚也费口舌,用上虚实两字多简约。进一层到布局谋篇,更有虚实,虚到空白,实到充满。再如生活和艺术,生活的真实啦,艺术的虚构啦,源啦流啦,这就“理论”起来了。一直深入到灵魂那里,对人生对审美的“总体观照”,也还是以虚实道之,如同*阳太极,用来说那“云深不知处”。比较洋的和仿洋的文论,不论到哪个层次,都会弄到文艺活儿不够使的,到数学物理那里借家什。

最好咱们谁也别赶热闹,瞅着“写意”哄了起来了,赶着空灵。转过年来,说是“写实”招眼兼卖得,就赶口供实录。还是掂量着哪是自己的本分。本分出本*,本*最出*。这里说的“本分”,别处,许就说是真情实感。“写实”和“写意”两者的“真格的”,都就这么点东西。这点东西怎么写就手,就怎么写。

常听说,想像是文艺的翅膀。一般以为指的是作者,其实应当包括读者观者在内,大家都有余地张开翅膀,才是功德圆满。

一般的人总要些天时地利人和。到了后来统称“三年困难时期”。可惜历史悠久的气功不兴,如同断层。气功大师都不露面,听都没听说带功报告大会。“辟谷”没有人传授,没有吃的只可饿死。有皇粮的“瓜菜代”了,那气儿也不“意守丹田”,浮到皮层下面“穿靴戴帽”起来。

把奥秘画清楚了没有?若画得清楚,怎么会是奥秘呢?是不是画出了通向奥秘的道路?滴沥嘟噜,难免这儿堵塞,那儿“叉”住了,可也让人开开眼界。*人的一个“气”字也太轻松,也说不清。再加一个字:“气韵”,还是不清楚。再加两个字:“气韵生动”。*人说到这里,再不多说,以为说到头了。余下或多或少,各人自己体会。俗云: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其实连这个“门”,也是有影无形,说都说不具体,别想画得出来。

难怪一个文艺与*的问题,讨论了几十年还要讨论,车轱辘话说了多少?多少口水汗水滴答在磨道上。当领导的说话总不能只说一句。两句三句在所不免。好哩,左视盯着这一句,右视盯着那一句,三伏天受用这一句,三九那一句受用。那末怪不得领导,都是下边的偏头、歪嘴、斜眼了,哪能!常说左了右了的,那是路线大事,下边可没资格说三道四,好比把*说作第一,把乙说成第二。闹下来就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只有*没有乙,这是左了。那么倒过来,一闹下来也会只有第一没有第二,这回只有乙没有*,右了。再倒过来试,还是把第一闹成了唯一。怎么不考虑*和乙,不是第一和第二的关系。

这一手就是通常说的不叫人一览无遗,没有结论或定论,让各人自己琢磨……对看惯了“团圆”,受惯了“教育”,解决惯了“问题”的观众来说,轻则“没有意思”,重则“看不懂”。这“看不懂”是客气话,到了不客气的时候,会抡出什么来暂且不详。

散文的又散又文,我想着又“通脱”又“简约”。“简约”指着“文”来说,散文当是千字文“行当”吧。若到了万把字,还能又散又文,那是高手,也只可赶巧了偶一为之。要“简”,莫过于白描。对白描的解释也有复杂的情况,我想就鲁迅先生的那十二个字够好有:“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散文“所以写景状物抒怀发议皆可*成篇,各有情趣。”“这个情趣”,往往来自“拘束”、“控制”。比起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更加不可“失控”,它没有可供“清理调整”的时空也。

TAG标签:#随笔 #经典语录 #随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