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中文知识站>习题库>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传奇女子——林徽因柳已青①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满传奇**的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传奇女子——林徽因柳已青①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满传奇**的女*...

中文知识站 人气:2.06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传奇女子——林徽因柳已青①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满传奇**的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传奇女子——林徽因

柳已青

①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满传奇**的女*,她才华横溢,光*照人。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作为国徽和*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

②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尽管我们不是梁思成,也不是金岳霖,更不是徐志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喜欢她、欣赏她、深爱她,不能减少一丝一毫对她的爱慕。的确,林徽因是20世纪*最有魅力的女*之一。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使她身上多了一些传奇**。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也不失为*女*的偶像。

③林徽因的生命,不论是“波澜起伏”,还是“风和日丽”,她不是伟大和崇高的符号,不是降到人间的仙女,也不是供后人崇拜和议论的偶像,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不幸的是,一提及林徽因,总是把她和别人捆绑在一起。《林徽因》的价值,在于廓清了浮荡在主人公身上的尘埃,将她的真实面目彰显出,在历史背景中将林徽因凸显出,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精神。

④我们不妨看看林徽因走过的路。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她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一弯新月,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走出沙龙的林徽因,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古建筑,为保留*传统文化奔波,此时她是一位执著的艺术家。在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从云南到四川,困居在偏远的李庄。他们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建筑史》和《图像*建筑史》的巨大工程。1945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可是她又活了10年,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是一种灵魂在飞扬。

⑤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张(爱玲),我觉得林徽因可爱得多。不论是生命的境界,还是生活的足迹,林徽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为人妇,为人母,为人友,她的才华和境界,在人生的每一个角*都是完美的。如果说没有林徽因家的沙龙的培育,*的现代文学星系中璀璨群星的光芒将暗淡几分。如果没有林徽因的辅助,梁思成很难完成《*建筑史》。张清平用林徽因和梁思成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比喻他们的结合:梁思成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美丽的栏杆。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林徽因和梁思成堪称*知识分子的夫妻楷模,另一对我认为是傅雷和他的夫人朱梅馥。相比较而言,张爱玲尽管有才气,但她终是一个异数,带着一种偏执、*冷之气,连爱情、生活都有一种决绝,而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

⑥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说只是一个称谓,或者后人对她的某一方面才华敬佩,但很难道出林徽因的精神境界。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文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的方式,语言流畅,词藻华丽,表达了作者对林徽因的崇敬之情。

B.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说只是一个称谓,她对这些称谓也并不看重。

C.作者将林徽因和张爱玲进行对比,其目的是贬低张爱玲,突出林徽因的伟大。

D.本文结构得体,作者着力表现林徽因一个女*的人间柔情和高尚的人生境界。读让人感动不已,深受启迪。

E.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高尚的人生境界。

8.林徽因是一位充满传奇**的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她的?

9.文中⑤段为什么要写到张爱玲?

10.文中说:“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花”指什么?“树”又指什么?结合文章中林徽因的经历,谈谈她在这一成长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回答】

7.BC

8.三个方面:①她的光辉成就: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集于一身,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她致力于建筑事业,参与国徽和*英雄纪念碑的设计;②她的巨大凝聚力: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③她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

9.(1)对比手法,突出林徽音的完美形象。林徽因和张爱玲均是著名的才女,但林徽因的人生角*(如妻子、母亲)都是完美的,而张爱玲却并非如此。(2)林徽因和梁思成堪称*知识分子的夫妻楷模,但张爱玲的爱情生活并不美满。(3)尽管张爱玲的文学才能得到人们的喜爱,却带着一种偏执、*冷之气,拒绝让人靠近,但林徽因家的文学沙龙里曾高朋满座,汇聚璀璨群星,予人光辉、温暖。(意对即可)

10.“花”指年轻的林徽因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花一样,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树”指历经生活艰难,成熟坚强的林徽因。具体体现:①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②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古建筑,为保留*传统文化奔波。③在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她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建筑史》和《图像*建筑史》的巨大工程。④1945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可是她又活了10年。

【解析】

试题分析:

7.本题考查分析和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选项内容可知,本题是从语言、表现手法、结构等角度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答题时,可根据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仔细辨识选项的表述是否正确,B项,“她对这些称谓也并不看重”,文中并没有此意。C项,突出林徽因的伟大,但并不贬低张爱玲。故选BC。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8.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和精神和筛选信息并整合概括的能力。答题时,可根据文本中对林徽因的描述和评价中筛选出来,然后归类概括。答题区间在第一段,可根据第一段的内容,直接提取出来关键句组织*。例如,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集于一身,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表现出了林徽因的光辉成就。以此类推即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本题考查次要人物在文中的作用和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先根据次要人物的一般*作用,结合着具体内容分析作答。次要人物的作用:①使主要人物的形象更加生动、形象、真实、丰满。②使作品的内容更加丰富。③使主题更加突出、鲜明。④更能吸引读者、增强了文章的可读*和艺术感染力,增加了诗意和浪漫,提升了它的文化内涵。⑤和主要人物对比或衬托,突出主要人物。答题时,可结合着张爱玲的人物形象、人生经历和林徽因对比作答。

考点: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10.本题考查探究重要语句的意蕴的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答题时,可根据对文本内容及主旨的感知与理解,找到“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所在的语段,然后联系具体语境来答出“花”“树”的含义。然后再着眼于全文,阐述分析林徽因成为母亲后的一些具体表现。答题区间在第4段,例如,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以此类推即可。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知识点:实用类文本阅读

题型:现代文阅读

TAG标签:#传奇 #已青 #林徽因 #阅读 #
热文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