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中文知识站>习题库>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大父、父具相韩。良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弟死不葬,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大父、父具相韩。良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弟死不葬,悉...

中文知识站 人气:4.8K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大父、父具相韩。良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弟死不葬,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大父、父具相韩。良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至博浪沙中,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急甚。后十年,行道遇沛公,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沛公入秦,宫室帷帐*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不听。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为天下除残去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沛公乃还*霸上。项羽至鸿门,欲击沛公,项伯夜驰至沛公*,私见良,欲与俱去。良曰:“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乃具语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良曰:“沛公诚欲背项王邪?”沛公曰:“鲰生说我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王也,故听之。”良曰:“沛公自度能却项王乎?”沛公默然,曰:“今为奈何?”良因要项伯见沛公。沛公与伯饮,为寿,结婚,令伯具言沛公不敢背项王,所以距关者,备他盗也。汉元年,沛公为汉王,王巴蜀,赐良金百镒,珠二斗,良具以献项伯。汉六年,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良为留侯。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吕后恐,不知所为。或谓吕后曰:“留侯善画计,上信用之。”良曰:“顾上有所不能致者四人,然上高此四人。令太子为书,因使辨士固请,宜来。令上见之,则一助也。”上竟不易太子者,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高帝崩,吕后德良,乃强食之,曰:“何自苦如此!”良不得已,强听食。后六岁薨,谥曰文成侯。

(节选自《汉书·张良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为天下/除残去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

B.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为天下/除残去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

C.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为天下除残去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

D.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为天下除残去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皇帝,秦朝建立者嬴政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为封建王朝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B.结婚,指双方结为儿女亲家,与《鸿门宴》中“约为婚姻”意思相同,与现代汉语中的“结婚”有所不同。

C.元年,文中指帝王更改年号后,每个年号开始的第一年;现代一般指某个事物或事件开始发生的时间。

D.崩,指古代帝王的死;薨,指诸侯、有爵位的官员、大夫的死,也可指太后、皇后、皇子、公主的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良国破家亡,誓为家国复仇。他的先人在韩官至相位,韩被秦国灭亡后,他用全部家财寻求刺客,亲自带人刺杀秦王。

B.张良思虑深远,临事敢于直谏。他追随刘邦攻入咸阳后,面对刘邦、樊哙贪于安逸的做法,张良大胆劝谏,最终说服刘邦。

C.张良义不独存,救刘邦于危难。在项羽要进攻刘邦的关键时候,他不仅拒绝与项伯一起逃命,还帮助刘邦解除了危局。

D.张良懂得谦让,又善出谋划策。在高帝封功臣时,他拒绝了三万户的爵位,只求封留侯;又为吕后谋划,保太子之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令伯具言沛公不敢背项王,所以距关者,备他盗也。

(2)令太子为书,因使辨士固请,宜来。

【回答】

1.C

2.D

3.B

4.(1)让项伯向项羽详细说明沛公不敢背叛项王,把守关口的原因是防备别的盗贼。

(2)让太子写一封信,并派能说善道的人坚定地聘请,他们应当会米。

【分析】

1.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

画波浪线的句子译文是:张良说:“因为秦国无道,所以沛公能到这里。为天下除去祸害,现在应该以勤俭朴素来显示本*。现在刚入秦,就想着安于享乐,这就是所说的‘助桀为虐’。”

“曰”是说话的标志词,应该要停顿。“夫秦为无道”是说秦的*,而“故沛公得至此”中“故”表示总结,其前应断开,从而排除BD。 “除残去贼”是 “为天下”的具体做法,二者不可断开,故排除A项。

故选C。

2.此题考核学生识记、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D项,“薨”,也可指太后、皇后的死错误。正确的表述是:“崩”是称天子(帝王)之死,皇后和皇太后等身故也可称“崩”。“薨”:古代诸侯、皇室成员、有爵位的官员死叫“薨”,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唐代后仅二品官员死后才用“薨”。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B项,“面对刘邦、樊哙贪于安逸的做法”的说法错误。原文只说到刘邦“宫室帷帐*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而樊哙是忠臣,原文说“樊哙谏,沛公不听”。

故选B。

4.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第(1)句采分点:“令”,让;“具”,详细地;“所以”,译为“……的原因”;“备”,防备。

第(2)句采分点:“令”,让;“为书”,写信;“因使”,于是派;“固”,坚决。“宜”,应当。

【点睛】

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概。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浏览一遍。初步明确是“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等,对全段的内容有个粗略的了解,读懂六七成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的考试,要一下子全读懂,一般的人是绝对做不到的。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多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引起回忆,运用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实词、虚词、句式、活用、倒装、特殊句式等),解决、完成较容易做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站在更高的层次去认知全文,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参考译文:

张良字子房,他的祖先是韩人。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分别做过韩国的宰相。张良当时年轻,没有在韩国做官。韩国灭亡后,他弟弟死了都没有发丧,而以全部的财产寻求刺客刺杀秦王,替韩报仇。他发现一个大力士,做了重一百二十斤的铁锤。秦始皇东游,到达博浪沙的时候,张良和刺客一起埋伏刺杀秦皇帝,错误地击中副车。秦始皇帝非常生气,在天下大规模进行搜索,急于找到贼人。十年后,张良行走在路上恰巧碰到沛公,便跟随了沛公。沛公让张良做了厩将。沛公到达秦国,宫室有数以千计的帷帐、*马、珍宝、妇女,他想留下住在那里。樊哙劝谏,沛公没有听他的。张良说:“因为秦国无道,所以沛公能到这里。为天下除去祸害,现在应该以勤俭朴素来显示本*。现在刚入秦,就想着安于享乐,这就是所说的‘助桀为虐’。希望沛公听从樊哙的话。”沛公就又回去驻扎在霸上。项羽到达鸿门,要攻打沛公,项伯夜里跑到沛公*中,偷偷地见张良,想和他一起逃离。张良说:“臣答应韩王护送沛公,现在事情紧急,逃跑是不义的” 。便把这事告诉了沛公。沛公很惊讶,说:“现在怎么办?”张良说:“沛公想要真的背叛项王吗?”沛公说:“有个小人对我说把持关口不让诸侯进来,并且可以在秦地称王,便听了他的建议” 。张良说:“沛公觉得自己能打败项王吗?”沛公沉默,说:“现在该怎么办?”张良就此请项伯来见沛公。沛公和项伯一起喝酒,为项伯祝寿,结为亲家,让项伯向项羽详细说明沛公不敢背叛项王,把住关口的原因是提防别的强盗。汉元年,沛公称作汉王,在巴蜀称王,他赏赐张良百多两黄金,二斗珠玉,张良都一一地把它们献给项伯了。汉六年,封有功之臣。高帝说:“子房的功劳是运筹帷幄,决定千里之外的胜利,自己在齐挑选三万户。”张良没有过战功,于是对高帝说:“开始臣是在下邳起家,和皇上在留相会,这是上天把臣托付给陛下。陛下采纳臣的计策,幸而有时还能有成效,臣希望把留封给我就够了,不敢接受三万户”。于是就封张良做了留侯。皇上想要废除太子,立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意为太子。吕后十分恐慌,不知该怎么办。有人对吕后说:“留侯擅长出谋划策,皇上又十分信用他。”张良说:“想一想皇上有四人没有招纳到朝廷,然而皇上非常看好这四个人。让太子写一封信,再让能言善辩者去请,应该会来。如果让皇上看见这四个人,那么对太子的成功就起了助一臂之力的作用。”皇上最终没有换太子,其实是张良想办法招到了这四个人。高祖死后,吕后感激张良,强令张良吃东西,说:“为什么要这样自寻苦处呢!”张良迫不得已,只好吃了东西。六年之后,张良死了,谥号为文成侯。

知识点:*古代文学 东汉

题型:文言文阅读

TAG标签:#宦事 #良少 #韩人 #韩破 #父具 #
热文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