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中文知识站>习题库>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咏怀阮籍①夜中不能寐,起坐*鸣琴。薄帷鉴②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③号外野④,翔鸟...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咏怀阮籍①夜中不能寐,起坐*鸣琴。薄帷鉴②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③号外野④,翔鸟...

中文知识站 人气:2.01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咏怀阮籍①夜中不能寐,起坐*鸣琴。薄帷鉴②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③号外野④,翔鸟...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咏怀

阮籍①

夜中不能寐,起坐*鸣琴。

薄帷鉴②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③号外野④,翔鸟⑤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注)①阮籍(公元210年—263年),三国时期魏诗人,陈留(今属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贤之。②鉴:照。③孤鸿:失群的鸿雁。④外野:野外。⑤翔鸟:盘旋飞翔着的鸟。

1.根据诗歌内容,以下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首两句化用王粲《七哀诗》中的“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表示因为忧伤,到了半夜还不能入睡,就起来*琴。

B.三四两句进一步描写一个不眠之夜。其中,月之明、风之清,衬托了诗人独自赏月、享受凉风习习的自得之乐。

C.三四两句写自然景*,但景中有人,烘托出一种凄清的气氛,更点出景中人的心境,这比直接写人的心情更高妙得多。

D.结尾两句诗人的笔触从客体的自然回复到主观的自我,得不到慰藉,只能是无限的忧思,孤独地徘徊,永恒的悲哀。

2.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诗歌颈联。

【回答】

1.B

2.①诗人着重从视觉、感觉的角度写诗人所闻,进一步增加了“孤鸿”“翔鸟”的意象,而且在画面上增添了“号”“鸣”的音响;②这悲号长鸣的“孤鸿”“翔鸟”既是诗人的眼前之物、眼前之景,又同时是诗人自我的象征,它孤独地飞翔在漫漫的长夜里,唱着一曲哀伤的歌。“北林”与“外野”一起进一步构成了凄清幽冷之境界;③这一句景中有情,运用了以动衬静的写法,不仅写出了凄清的环境,而且衬托出诗人孤独苦闷的心情。

【分析】

1.本题考查诗歌综合赏析能力

B项,“享受凉风习习的自得其乐”错误。写目之所见,身之所感。明亮的月光透过薄薄的窗帘照*进来,月光本来是静的,但经过纱样的窗帘的折*,便有了动态的朦胧感。这里隐约朦胧的月光很像唐宋词中缥缈迷蒙的烟,极易唤醒心中的哀情,勾起人生变幻无常的伤感。

故选B。

2.本题主要考查诗句赏析能力。

本题要求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诗歌颈联。

结合题干要求“情景关系”,“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是写孤鸿在野外哀号,而盘旋的飞鸟在北林上悲鸣。答题时,抓住“号”“鸣”分析感官化。“北林”与“外野”一起进一步构成了凄清幽冷的境界。在这种凄清幽冷的环境中传入诗人耳中是孤鸿的哀号和飞鸟的悲鸣。这哀号和悲鸣衬托出诗人所处的环境更加寂静。这是以动写静。在这样孤寂凄清的环境中诗人独自一个“夜不能寐”。所以这一句不仅写出漫漫长夜的孤寂凄清,更是通过孤寂凄清的漫漫长夜映衬出诗人孤独苦闷的心情。可谓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具体作答时,注意结合诗句的内容具体分析,分条作答,并注意点明所表达的情感。

【点睛】

诗歌类选择题主要集中对诗意、诗的思想主旨、诗的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诗歌特*和手法的赏析,分析诗歌意思要读懂文章,主要是内容、主旨、情感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概括不当,手法集中在诗歌表达技巧上,主要考核内容主旨表达、情感抒发、诗句作用等。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根据选项进行分析。选择题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知识点:

题型:诗歌鉴赏

TAG标签:#我襟 #鸣琴 #孤鸿 #外野 #薄帷鉴 #
热文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