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中文知识站>习题库>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小题。晓行①张问陶人语梦频惊,辕铃动晓征。飞沙沉露气,残月带鸡声。客路逾千里,归心折②五...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小题。晓行①张问陶人语梦频惊,辕铃动晓征。飞沙沉露气,残月带鸡声。客路逾千里,归心折②五...

中文知识站 人气:2.16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小题。晓行①张问陶人语梦频惊,辕铃动晓征。飞沙沉露气,残月带鸡声。客路逾千里,归心折②五...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小题。

晓 行①

张问陶

人语梦频惊,辕铃动晓征。

飞沙沉露气,残月带鸡声。

客路逾千里,归心折②五更。

回怜*上宅,星汉近平明。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由汉阳入帝都途中作。②折:萦绕。

12.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分析

13.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诗歌第二联“飞沙沉露气,残月带鸡声”。

【回答】

12.塑造了一个羁旅在外,旅途艰*,内心孤寂,归心似箭的诗人形象。(答对任意两点即可)诗人冒着露气、带着残月晓行,故乡渐行渐远,诗人转辗难眠。表现了沉重的思乡之情。(意思相近即可)

13.诗歌第二联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通过飞沙、露气、残月、鸡声等意象,描绘了一幅雾气沉飞沙,鸡声带残月的画面,表现了征途的苍凉凄美,抒发了诗人的悲伤之情。(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

12.

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可结合着诗歌注释,抓住诗歌关键词分析作答。由诗歌注释可知,作者由汉阳入帝都途中作,根据诗歌标题及关键词“露气”“残月带鸡声”“客路”“归心”“回怜”等可知,诗人冒着露气、带着残月晓行,故乡渐行渐远,诗人转辗难眠,表明诗人羁旅在外,而且旅途艰难,内心孤独。诗中的“归心”“回怜”等词,将诗人沉重的思乡之情表现出来。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这类题目设问方式一般为“诗中塑造了一位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中刻画的某形象有怎样的特征”“你从诗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等。可单独设题,也可以渗透在分析诗歌思想情感考点之中。解答时要注意以下角度:①抓住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描写刻画人物的角度分析;②抓住环境的烘托渲染、他人他物的对比衬托等侧面描写塑造人物的角度分析;③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④积累常见的形象及特征,如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献身边塞、反对征伐,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等。一般的答题步骤为:①明确形象;(*格特征+身份);②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③形象的意义。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情景关系有哪些,例如,情与景分为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和情景交融。首联情景交融,颔联直接抒情。然后结合着第二联“飞沙沉露气,残月带鸡声”从运用的情景关系,描写的特点及表现的作者情感等角度分析作答。由飞沙、露气、残月、鸡声等意象,很容易联想到苍凉凄美的意境画面,据此可得出诗人的思乡的悲伤之情。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诗歌借景抒情手法,这类题目一般的提问方式是:请从“情”与“景”的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词,这首诗(词)写了怎样的景,抒了什么样的情?这类题目的答题思路是:第一步明手法,答出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情景交融或是以景结情等,第二步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写了怎样的景,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答题模式: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知识点:

题型:语言表达

TAG标签:#晓行 #各小题 #张问 #陶人 #语梦频 #
热文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