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中文知识站>书籍语录>《超越智商》经典语录

《超越智商》经典语录

中文知识站 人气:1.47W
《超越智商》经典语录

经典语录

个体没有必要在反省维度上不断追求卓越,反省维度最大化的人会迷失在无穷尽的思考犹豫过程中,可能永远都无法做出决策。与之相类似,个体也没有必要追求思维灵活*的最大化,这样的人有可能会成为病理*不稳定人格。反省和灵活*都是“好”的认知风格(由于多数人欠缺这两者,因此会形成“越多越好”的错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追求这两种思维倾向的最大化。

有积极、开放思维倾向的人,会倾向于依赖统计*据,而非*言*据。值得注意的是,在控制了智力水平的影响之后,这种相关*依然存在。

多数人的心智程序中并没有存储一些重要的概率理论规则,因为这些知识无法通过基础教育获得。简而言之,缺乏概率理论知识是一种心智程序缺陷,也是很多非理*思维和行为的根源。

大脑中存在快乐神经回路的原因是鼓励我们做出有利于基因传递事情(例如生存、繁殖、帮助亲戚),而非为了使我们享受更多的快乐时光。

如果个体出现理*障碍,直接实际后果就是生活不如意,错失本应取得的人生成就。智力测验并没有测量理*,这就是聪明人会做蠢事的原因:所谓的“聪明”仅仅是高智力,而非高理*。

贝叶斯定理的讲解很棒,重要的是贝叶斯的思维方式,而不是记住那个公式: 后验概率=相似率×先验概率 贝叶斯与*伪的相关,意识到基础概率的重要。——培养“贝叶斯直觉”。 条件概率倒置:出现某种症状的确诊概率与确诊后出现某种症状的概率混为一谈。病人关注前者,医生知道后者。

大脑有两个特征致使人类不够理*。一个是处理信息方面的缺陷,另一个是内容缺陷。对于这两种认知缺陷,智力均未能提供让人类不受影响的免疫力。人类在思考问题时,大脑对认知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极为吝啬,我们称为“认知吝啬鬼”。

人们的选择偏好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那些有权利塑造环境,或者决定问题措辞方式的人),而非基于个体内部的心理特征及偏好。由于绝大多数情境都可以基于多个框架,这意味着与其说人们有着稳定的个体偏好,不如说是环境引导的方式不同,引导过程决定了所谓的个体偏好。 如果一个人的偏好因为无关紧要的问题措辞变化而发生逆转的话,那么这个人则不具备最大化预期效用的能力。在认知科学领域,人们往往会对本质相同但表面看起来不同的问题给出不同的*。

人们希望高、低收入家庭享受相同的生育红利,却不希望他们接受相同的不生育惩罚。这是一种不合逻辑的想法,因为红利和惩罚实际上都是一回事儿——只不过名称和人们关注点的引导方向有所不同罢了。这就是本章想要说明的观点,认知吝啬鬼允许他人来决定自己的关注点。认知吝啬鬼俯首甘让环境框架来决定他们的思考方式,他们接受问题的各种表述方式,并不假思索地开始对其进行加工,却从未意识到不同的表述方式可能会让人得出不同的结论。

人类大脑通过进化发展出不断地搜寻各种既定模式的认知方式。我们不断寻求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物间的相互关系、究其原因并寻找其意义。这种思维特征无疑是极具适应*的,但是它带来的副作用会让人们给随机事件赋予意义。这种行为模式时常发生在股票投资者身上。股票大盘以及各只股票的走向不断受到一些不可预知事件的影响,但这些随机事件对于公司的分红(股票长期价值的主要决定*因素)并无影响。投资者试图对这些随机事件进行解读并做出反应,这种做法无疑是非常错误的。有一些投资者对消息的反应阈限非常低,任何风吹草动就会让他们过度反应。这种为随机事件寻求解释的心理倾向导致投资者频繁交易,进而减少了长期收益。

TAG标签:#智商 #超越 #经典语录 #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