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中文知识站>习题库>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李清照说:“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她最早指出词是有别于一般诗歌的一个流派,有它的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李清照说:“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她最早指出词是有别于一般诗歌的一个流派,有它的历...

中文知识站 人气:2.17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李清照说:“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她最早指出词是有别于一般诗歌的一个流派,有它的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李清照说:“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她最早指出词是有别于一般诗歌的一个流派,有它的历史意义。

词在中唐以后流行,它为晚唐五代以来诗人在五七言诗体之外提供了一种新的诗形式,而且体裁比五七言诗更丰富多*。根据万树《词律》所列,就有六百六十调,一千一百八十多体,实际还不止此数。然而词在中晚唐开始流行时,五七言诗已发展到极盛的阶段,举凡封建社会各方面的题材,如田园、山水、边塞、闺情,以及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都有大量名篇流传,在诗坛上产生广泛的影响,使后起的词人不容易在各方面跟它争奇竞胜。另一方面,作为一种讲究句调平仄的格律诗,词的调子更多,可以适应不同的内容自由选用。这比之只有五绝、七绝、五律、七律等几种格调的近体诗,有它的优越*,但就每个词调看,它的句调平仄比近体诗有更严格的限制。如比之篇幅长短不拘、声律限制更少的五七言古体诗,形式上的束缚就更多。词在从中晚唐到南宋的流传过程中,虽然也出现不少优秀的词家,却始终没有取代五七言诗的传统地位,成为诗人们普遍掌握的形式,像五七言诗的逐步取代四言和骚体诗的地位那样。向来认为词创作成就最高的宋代,除了柳永、晏几道、李清照、*弃疾等少数词家外,像欧阳修、苏轼、陆游、范成大等大多数诗词兼擅的作家,仍是以主要力量写五七言诗的。这除了受魏晋以来五七言诗的传统影响之外,还由于词调本身也存在较大的局限*。

中唐以后,出现一些工商业比较集中的城市,市民阶层壮大,妓乐繁兴,需要有一种新的诗体,配合当时在城市流行的乐曲,比较细致曲折地表现城市*的生活,抒发他们的思想感情。从中唐以后,农村流行的歌谣大多数仍不出五七言,而城市里新兴的长短句歌曲越来越多。在宋元以来的说唱文学和戏曲里,长短句的词曲更居于压倒优势,使五七言诗体仅仅在定场白或下场诗里偶然出现,就充分说明这个问题。

从现传唐代民间流行的敦煌曲子词及最初文人拟作的词调看,题材本来相当广泛,然而到了晚唐五代时期,文人写的词调却逐渐集中在妇女情态的描写上。因为初期流传的很多词调来自民间,最初出现的文人词也多数是直接模拟民间歌曲的,到了中唐以后,妓乐繁兴,许多新出词调往往是在歌妓的传唱过程中为文人所掌握。这些歌妓是封建社会受*最深的妇女,她们既比较熟悉各种妇女的生活,自身又各有其惨痛的经历。这样,她们在唱词时既容易流露自身的不平,往往也倾泻出一般妇女的痛苦。如敦煌曲子词里的两首《望*南》:

“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临池柳,这人折去那人攀,恩爱一时间。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夜久更阑风渐紧,为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

后来有些文人嫌这些歌妓们唱的词过于俚俗,自己动手来写。为了适应歌妓的声口和情态,他们的歌词虽然比较华美,内容仍不出痴男怨女离别相思的调调,只是作品所表现的对现实不满的情绪已不及早期歌妓们传唱的词调强烈,生活气息也没有那样浓厚。正是在这种创作情况之下,形成了词的传统风格:“以清切婉丽之词,写房帏儿女之事。” 从北宋以来,词这种传统风格虽不断为少数具有远大*抱负、关心国计民生的词家所突破,却仍然影响着后来绝大多数的词家,直到清代的浙西词派、常州词派。前人以婉约派为词的正宗。婉约派总的看来成就不及豪放派,却更多地表现了词的特点,表现了这“别是一家”的词有别于五七言诗的风格上的特点,这特点是从晚唐到宋初,在词的长期创作过程中形成的。

(摘编自王季思《词的欣赏》)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晚唐而至南宋,词无法和五七言诗竞争的原因是五七言诗已涉及多种题材,名篇流传,呈现极盛之态。

B. 中唐以后,农村流行的大多数歌谣仍是五七言,城市里却流行长短句歌曲,所以词开始渐渐兴起。

C. 在说唱文学和戏曲里,词曲处于压倒*优势,说明随着城市发展,人们需要一种新的诗体来抒发情感。

D. 晚唐五代时期,文人动手创作词,歌词华美,内容仍是围绕歌妓们的生活和离别相思的调调。

2. 下列对原文论*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先用李清照的话总述,然后从多个角度分别进行阐述,论*结构清晰。

B. 第二段运用对比论*,比较近体诗和词的特点,指出词的优越*和局限*。

C. 文章以两首《望*南》为例,*最初歌妓用词曲体现自己生活的痛苦。

D. 文章最后两段分析了词传统风格形成的过程,说明词曲的影响比诗歌深远。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的传统风格清切婉丽,和早期文人词多数直接模拟歌妓唱词密切相关。

B. 婉约派是词的正宗,其作品更能体现词的特点,代表了词的最高成就。

C. 词最初来自民间,通过词的内容,可以了解到当时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现状。

D. 词的内容如果一直局限于房帏儿女之事,就无法拥有如今的成就和地位。

【回答】

1. C    2. D    3. B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A项,“词无法和五七言诗竞争的原因是五七言诗已涉及多种题材,名篇流传,呈现极盛之态”原因概括不全,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二段,根据第二段内容可见原因不只一个,还有词本身也存在较大的局限*,第二段最后指出“……还由于词调本身也存在较大的局限*”。B项,“中唐以后,农村流行的大多数歌谣仍是五七言,城市里却流行长短句歌曲,所以词开始渐渐兴起”说法错误,属于强加因果关系,原文第三段指出“中唐以后,出现一些工商业比较集中的城市,市民阶层壮大,乐繁兴,需要有一种新的诗体,配合当时在城市流行的乐曲,比较细致曲折地表现城市*的生活,抒发他们的思想感情。从中唐以后,农村流行的歌谣大多数仍不出五七言,而城市里新兴的长短句歌曲越来越多”,并没有说词开始渐渐兴起是因为“农村流行的大多数歌谣仍是五七言,城市里却流行长短句歌曲”,“词开始渐渐兴起”原因应该是城市发展需要;农村流传五七言和城市流行长短句歌曲之间应该是对照关系。D项,“内容仍是围绕歌妓们的生活和离别相思的调调”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五段,原文为“内容仍不出痴男怨女离别相思的调调”,可见没有“歌妓们的生活”,多了信息。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的是什么观点和论*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说明词曲的影响比诗歌深远”说法属于无中生有,文章最后两段分析了词传统风格形成的过程,并没 “说明词曲的影响比诗歌深远”。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B项,“婉约派……代表了词的最高成就”说法错误,有违文本信息,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五段,原文指出“婉约派总的看来成就不及豪放派”。故选B。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知识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题型:现代文阅读

TAG标签:#李清照 #词别 #词是 #各题 #知之者 #
热文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