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中文知识站>习题库>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自屈原开始把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自屈原开始把它...

中文知识站 人气:4.54K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自屈原开始把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例如吴均的“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而古诗中也有用“高树”的,如曹植的“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可是“高树多悲风”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担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叶子越多,感情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岂不正有“落木千山”的空阔吗? 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的问题。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又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半富多*一言难尽的言说。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有着 一般“木头”“木料” “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树干, 而很少会想到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具有繁茂的枝叶,与都带有密密层层浓*的联想。这是“树”与“叶”的形象之间十分一致的地方,也正因为此 “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多带来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它所暗示的颜**。树的颜*,与叶还是比较相近的;而“木”呢,它可能是透着黄*,在触觉上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螫个疏朗的清秋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窣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如此生动的缘故。它不同于“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也不同于“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 “木叶”的干燥之感,也就缺少飘零之意。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更显空阔,它连“叶”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然“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

(摘编自林庚《说“木叶”》

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和“高树多悲风"的“树”的“饱满”形象不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中的 “木”具备秋风落叶的形象,诗句意境更加空阔清冷。

B. 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能认识并交织组合语言形象中潜在的力量,形成丰富多*的诗歌语言,能够说明“木”何以具有暗示*的艺术特征。

C. 相较于“树”暗示的颜*而言,“木”就显得有些枯黄和干燥,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也具有了这个特点,能给人带来疏朗的秋天的气息。

D.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的“落叶”形象和“木叶”不同,它没有干燥、微黄、疏朗的秋季的特点,它饱含着水分且较繁密。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木”仿佛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具有疏朗的特点;而“树”则没有,它具有繁茂的枝叶, 与“叶”都带浓*的联想。

B. “木”的背后有着“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是“木”的暗示*所在,在此影响下,“木”很难让我们想到叶子。

C. “木叶”的形象如此生动,是因为它带有较强的暗示*;视觉上,它是微黄的而不是碧绿的;触觉上,它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D. 无干燥之感的“黄叶”不具有飘零的意思,所以“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的“黄叶”就没有“木叶”给人的疏朗、飘零之感。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概括及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自屈原把“木”准确用在秋风叶落的季节中,“木”似乎就带有一层浓厚的秋意,如杜甫 《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就能传达出萧瑟、凄凉的秋意。

B. 诗歌语言的暗示*是“木”在*古诗中成为“丰富多*一言难尽的言说”的主要原因。除“木”字外,古诗中“月” “水” “柳”等也具有暗示*。

C. 在*古典诗歌中,“木叶”很常见,但少有“树叶”这个词汇,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树”“叶” 二字意蕴较相一致,连用起来便使语言显得重复啰嗦。

D. “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是疏朗与绵密交织而成的一个迢远情深的美丽形象,就空阔疏朗之意的传达上,“落木”远远不及“木叶”。

【回答】

6.B

7.C

8.D

【解析】

6.试题分析:偷换概念。原文第二段首句“木何以会有这个‘特征’”中的“特征”是指“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而不是“暗示*”。

7.试题分析:以偏概全。对“木叶”形象生动的原因概括不全面。

8.试题分析:曲解文意。原文是“‘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

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题D项曲解文意。

知识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题型:选择题

TAG标签:#屈原 #随处 #阅读 #
热文推荐
猜你喜欢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