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中文知识站>习题库>材料一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指普天下的民众,下同。)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可除之。...

材料一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指普天下的民众,下同。)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可除之。...

中文知识站 人气:1.33W

问题详情:

材料一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指普天下的民众,下同。)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可除之。...

材料一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指普天下的民众,下同。)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可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 者,为天下也。

——摘编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原君》

材料二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瑕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天下无有因末而累及本者,亦岂可因君而累及民哉!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

——摘编自谭嗣同《仁学》

材料三  韩愈认为,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君主,“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命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丝麻、做器皿、通财货以事其上者也”。按照这样的分工原则,君主的职分是治人,臣下是用于治人的工具,民众则要治于人。因此,每一等级都要恪守自己的等级,各守其职,各尽其责。“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命而致之民;民不出粟米丝麻、作器皿、通财货以事其上,则诛 ”。

——摘编自刘泽华 葛荃主编《*古代*思想史》

(1)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黄宗羲与谭嗣同关于君民关系认识的异同点。(8分)

(2)根据材料三,指出韩愈对于君民关系持什么观点?(6分)

【回答】

【*】

(1) 相同:①君主不是天生的,其出现有一定的社会背景;②君主应民众的需求而出现;③反对君主*;④君主应为民谋公利。(4分)

不同:①黄宗羲出于传统思想,强调君主个人的道德自觉;(2分)

②谭嗣同受西方近代思想影响,认为君主是*的选择,民可废君,具有*思想。(2分)

(2)韩愈的观点:①君权至上,民必须服从君主;②君和民有严格的等级划分,各阶层必须尽其职守;③承认君主盘剥*的合理*。(6分)

知识点:*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题型:综合题

热文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