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中文知识站>习题库>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小题。谈“动情”⑴情是诗之魂。感受于外,情动于中。先有感,后有情,情不是飞来的。感受是...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小题。谈“动情”⑴情是诗之魂。感受于外,情动于中。先有感,后有情,情不是飞来的。感受是...

中文知识站 人气:1.49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小题。谈“动情”⑴情是诗之魂。感受于外,情动于中。先有感,后有情,情不是飞来的。感受是...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小题。

谈“动情”

⑴情是诗之魂。感受于外,情动于中。先有感,后有情,情不是飞来的。感受是被动的受,情动是主动的动。由感而情,由情而诗,这个程序我们都得遵守。

⑵为什么说感受是被动的受?人活在世界上,由不得他自己。万事万物,每日每时,乱纷纷都到他的眼前来,一一逼入他的感官,叫他回避不了,不受也得受,难受也得受,所以说是被动的受。为什么说情动是主动的动?感受既多,叠累在心,人非草木,哪能无情。情是有的,看你怎样处置。熄下去了,就不会有诗了;燃起来了,就可能有诗了。或燃或熄,主动在你。如果那一缕情是合理的,是健康的,那就让它燃起来,“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何其芳《生活是多么广阔》)。

⑶动情在先,下笔在后,这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了。郭沫若年轻时求学日本,雄姿英发,写了《地球,我的母亲》,开启一代豪风。那天上午,他在福冈图书馆看书,诗兴忽来,激动得很,难以*攻读。他走出图书馆,到馆后僻静的石子路上去,脱掉木屐,跣脚乱走若狂,乃至“率*倒在路上睡着,真想亲切地和地球母亲亲昵。去感触她的皮肤,受她的拥抱”。晚辈庸才如我者,从来没有雄姿英发过,更不会在下笔以前动情如此。偶有一二幸获献丑之作,都是在下笔以后才逐渐动情的。对一般初学者,要求他们动情在先,下笔在后,那是苦人所难。真能做到先有感受,下笔以后逐渐动情,就很不错了。

⑷为了使自己动情于笔下,在写作过程中,首先必须排除周围环境诸种干扰,对眼前与主题无关的事事物物,一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以求视听寂然,如入无人之境。视听寂然之后,你就从现实的人境跃入笔下的诗境。设想你要写的那些场景事物一一复活,一丘一水都能用灵眼看见,一笑一啼都能用灵耳听见。让模糊了的清晰起来,清晰得可触可感,纵然你写的是朦胧诗。在笔下忘却现实,在诗境忘却人境。写初恋就得忘却鬓边的白发,写黑夜就得忘却窗外的阳光。此时最怕的是邻居吵架和小儿哭叫,或你的贤妻叫你去捅蜂窝煤。写作过程就是醒着做梦,梦被打断,使人心烦意乱,怪不自在,甚至难以重温。听说过可恶的催租人打断诗人的梦,使他未能成篇,只留下“满城风雨近重阳”一句的故事吗?

⑸常人在床上睡着做梦,梦中笑,梦中哭。诗人在纸上醒着做梦,也会笑,也会哭。完全入梦以后,你的情就会在笔下动起来,你就有可能写出一首感人的佳作“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这是狄德罗的话。“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是白居易的话。*新诗无论怎样变来变去,*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也好,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也好,民歌体也好,现代风也好,明朗也好,朦胧也好,你下笔的时候,总要动情才好。情永远是诗之魂,不要忘记了才好。

(选自《流沙河诗话》,有删改)

10.第三段以郭沫若和作者自己的创作为例,论*什么观点?这样举例有何作用?

11.第四段中加点的“诗境”的内涵是什么?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

12.作者为什么说“情永远是诗之魂”?请结合全文意简要分析。

【回答】

10.写诗动情在先或下笔后逐渐动情都值得肯定,不必强求一律。事例生动、具体、典型,说服力强;从不同角度举例分析,论*更加严密。

11.⑴写诗时超脱现实,如入无人之境;⑵展开想象和联想,人事景物可触可感;⑶忘却世间俗务,进入梦一般美丽境界。

12.⑴由感而情,由情而诗,没有情就没有诗;⑵诗歌靠情感打动感染读者,作者用自己的火去点燃读者的火;⑶不管形式、风格如何变化,动情才是新诗的根本。

【解析】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举例论*的作用。举例论*是议论文中的一种方法。举例论*: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的事例*论点。通过列举典型事例,具体有力地*了中心论点,增强了说服力。第三段以郭沫若和作者自己的创作为例主要是写诗动情在先或下笔后逐渐动情都值得肯定,不必强求一律。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①举例论*: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的事例*论点;

②道理论*: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论点;

③对比论*: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论点;

④比喻论*: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论点。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尔之矛,攻尔之盾”的批驳 方法和“归谬法”。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⑤归纳论*,也叫“事实论*”。它是用列举具体事例来论*一般结论的方法。

⑥演绎论*,也叫“理论论*”,它是根据一般原理或结论来论*个别事例的方法。即用普遍*的论据来*特殊*的论点。

⑦类比论*,是从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类事例子方法,即从特殊到特殊的论*方法。

⑧因果论*,它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论点。 因果论*可以用因*果,或以果*因,还可以因果互*。

⑨引用论*:“道理论*”的一种,引用名家名言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方法。引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明引,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交代其出处,一种是暗引,即不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出处。

11.

试题分析:该题考核重要概念的含义。从历年高考情况看,这一考点,主要理解“重要概念”的属*、内涵和外延。属*是指概念的*质及同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内涵是指概念所包含甚至是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外延是指从概念*质出发向外引申所关联的现象或事物。本题*应该在下文找,关键语句有(1)首先必须排除周围环境诸种干扰,对眼前与主题无关的事事物物,一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以求视听寂然,如入无人之境。(2)在笔下忘却现实,在诗境忘却人境.(3)此时最怕的是邻居吵架和小儿哭叫,或你的贤妻叫你去捅蜂窝煤。写作过程就是醒着做梦,梦被打断,使人心烦意乱,怪不自在,甚至难以重温。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如何解答“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1.养成精心审题、明确方向的读题习惯。无论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都存在“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致命陷进,准确审题、明晰答题方向是做对题、答准题的前提。2.养成全文搜寻、逐段圈点的阅读习惯。“重要概念的含义”大都不会集中出现在某一处或某一段,而是有序地分布在多个段落中。3.养成回文对照、辨同析异的做题习惯。选择题的众多选项基本上都来自于原文,因此辨析原文语句与选项的差别是正确解答的前提。4.学会摘录原文、组织*的答题方法。针对涉及“重要概念”的主观题,通过找概念、找限制、找要求、找暗示等方法准确审题,然后判定问题涉及的段落区间,联系上下文,圈定关键词句,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将其组织起来。5.学会分段概括、分点列举的答题方法。“重要概念”的属*与内涵往往分散于文章各个段落,这就需要一段一段地搜寻、概括,然后分点列举,形成条理清楚的*。

12.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是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本题的*分散在文中四个段落中,抓住每一节的关键句或通过概括每一节的主要内容来组织*。关键语句有(1)由感而情,由情而诗,这个程序我们都得遵守。(2)感受既多,叠累在心,人非草木,哪能无情。情是有的,看你怎样处置。熄下去了,就不会有诗了;燃起来了,就可能有诗了。(3)*新诗无论怎样变来变去,*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也好,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也好,民歌体也好,现代风也好,明朗也好,朦胧也好,你下笔的时候,总要动情才好。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对于筛选概括*的题目,一定要注意审题,先从题干中找到答题的方向,然后在题干的指引下到文中找答题的区域。解答这类题的步骤一般如下:第一,粗读全文,看这篇文章主要谈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第二,以段(句)为单位仔细审读,然后用一句简明的话把段意标示出来。第三,分析段落(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具体做法可找段落中的明显信息,如开头总起句、中心句、结尾总结句、承上启下过渡句等,它们往往就是段意的提示。另外,还有段落的抒情句或议论句等。第四,无明显的信息的段落,应该通读全文(段),找出概括*的语句关键词语,分析合成段意。

知识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题型:现代文阅读

TAG标签:#小题 #诗之魂 #文后 #情是 #于外 #
热文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