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中文知识站>习题库>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发宜兴曾畿①老境垂垂六十年,又将家上铁头船。客留阳羡只三月,归去玉溪无一钱。观...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发宜兴曾畿①老境垂垂六十年,又将家上铁头船。客留阳羡只三月,归去玉溪无一钱。观...

中文知识站 人气:1.02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发宜兴曾畿①老境垂垂六十年,又将家上铁头船。客留阳羡只三月,归去玉溪无一钱。观...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发宜兴

曾畿①

老境垂垂六十年,又将家上铁头船。

客留阳羡只三月,归去玉溪无一钱。

观山观水都废食,听风听雨不妨眠。

从今布袜青鞋②梦,不到张公即善权③。

【注】①曾畿:南宋著名诗人,一生喜爱山水名胜。他身处北宋和南宋之交,社会动荡,生活极不安定,经常举家搬迁,然而所到之处,亦不忘游山玩水。②隐士的装束。③张公和善权为宜兴两处风景胜地。“不到……即……”是“不到……就到……”的意思。

14.“忧愁风雨”本是爱国士大夫的夙心,曾畿在诗中却说“听风听雨不妨眠”,请结合诗歌谈谈你对颈联的理解。(5分)

15.本诗抒发了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全诗赏析。(6分)

【回答】

14.(5分)颈联设想回到故居后的情景:闲居无事,观山赏水为务,常不免因此废食,风雨声也不影响安睡。(解释字面2分)流露出对归隐之地清绝山水的神往,(意近1分)对赋闲生活的怅惘之情。(意近1分)表面闲适,实为故作轻松。(意近1分)

15.(6分)①首联,自叙年将六十又举家远行,垂暮之年又奔波道途,抒发身处北宋和南宋之交,生活极不安定、垂老奔波的凄苦。②颔联,自叙客居宜兴时日之短,以及虽归故山,却囊空如洗,抒发生活之不安定与清贫的苦楚。③颈联,以观山赏水、听风听雨的貌似闲适,委婉表露自己赋闲生活的无所事事及无奈之情。④尾联,想象从今以后,徜徉山水,不是到张公洞就是到善权洞,表露对宜兴的眷恋之情。(每点2分,答到三点即可得满分)

【解析】

14.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结合诗歌谈谈你对颈联的理解”,这是考查考生对诗歌语言的理解。首先应理解颈联的字面意思,然后结合诗歌的注释和主旨理解其深层的意思。考生应先抓住诗歌题干中的暗示,“‘忧愁风雨’本是爱国士大夫的夙心”,那么曾畿也不例外;“曾畿在诗中却说‘听风听雨不妨眠’”,因为有了前面一句话的说明,那么曾畿的表现自然应只是一种表象,也就是说“听风听雨”并不是真的闲适;明白了这一点,再来分析“观山观水都废食,听风听雨不妨眠”就容易多了。结合首联和颔联可以知道,颈联是想象自己回到故乡的生活状态——“观山观水”“听风听雨”,生活悠闲自在,可见对此种生活的神往,但结合注释以及题干中的暗示即可得知,这种闲适只不过是故作轻松的无奈之感。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易错*示】解答此题的时候,有的考生可能只注意到题干中“谈谈你对颈联的理解”的要求,而忽略了前面“‘忧愁风雨’本是爱国士大夫的夙心,曾畿在诗中却说‘听风听雨不妨眠’”这一暗示,故答题的时候就只是理解“颈联”的含义,看到的自然是“观山观水”“听风听雨”的自由闲适,而忽略了诗人所处的时代以及题干中“‘忧愁风雨’本是爱国士大夫的夙心”这一提示*的信息,故而就看不到这种悠闲只是表象而已。

15.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本诗抒发了哪些复杂的情感的”,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题干针对全诗,故应考生应关注四联。“老境垂垂六十年,又将家上铁头船”,一个“垂垂”一个“又”写出诗人垂暮之年仍然到处奔波的凄苦之状;“客留阳羡只三月,归去玉溪无一钱”,“只”突出客居宜兴时日之短,“无一钱”写出囊空如洗的清贫;“观山观水都废食,听风听雨不妨眠”,从“观山观水”“听风听雨”等想象的活动中看出悠闲自得,但联系创作的背景即可体会动隐藏在这种悠闲之下的无奈之情;“从今布袜青鞋梦,不到张公即善权”,尾联想象自己徜徉山水之间的情景,流露出对宜兴的眷恋之情。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做好此题应该首先应该关注注释,注释是情感的源起,“南宋著名诗人,一生喜爱山水名胜。他身处北宋和南宋之交,社会动荡,生活极不安定,经常举家搬迁,然而所到之处,亦不忘游山玩水”,这是对作者的情况的介绍,应特别注意“社会动荡,生活极不安定,经常举家搬迁”这一内容;然后要关注诗歌中直接表达情感的词语以及诗人笔下的景物。借助这些内容可以深入分析人物的情感。

知识点:

题型:语言表达

TAG标签:#曾畿 #各题 #垂垂 #老境 #客留 #
热文推荐
猜你喜欢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