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中文知識站>習題庫>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小題。宣皇帝諱懿,字仲達,河內温縣孝敬里人,姓司馬氏。帝少有奇節,少有奇節,聰明多大...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小題。宣皇帝諱懿,字仲達,河內温縣孝敬里人,姓司馬氏。帝少有奇節,少有奇節,聰明多大...

中文知識站 人氣:1.07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小題。宣皇帝諱懿,字仲達,河內温縣孝敬里人,姓司馬氏。帝少有奇節,少有奇節,聰明多大...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小題。

宣皇帝諱懿,字仲達,河內温縣孝敬里人,姓司馬氏。帝少有奇節,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漢末大亂,常慨然有憂天下心。

漢建安六年,郡舉上計掾。魏武帝為司空,聞而闢之。帝知漢運方微,不欲屈節曹氏,辭以風痺,不能起居。魏武使人夜往密刺之,帝堅卧不動。

及魏武為丞相,又闢為文學掾,敕行者曰:“若覆盤桓,便收之。”帝懼而就職。於是,使與太子游處,遷黃門侍郎,轉議郎、丞相東曹屬,尋轉主簿。魏國既建,遷太子中庶子。每與大謀,輒有奇策,為太子所信重,與陳羣、吳質、朱樂號曰四友。遷為*司馬,言於魏武曰:“昔箕子陳謀,以食為首。今天下不耕者蓋二十餘萬,非經國遠籌也。雖戎*未卷,自宜且耕且守。”魏武納之,於是務農積穀,國用豐贍。

及魏武薨於洛陽,朝野危懼。帝綱紀喪事,內外肅然。乃奉梓宮還鄴。魏文帝即位,封河津亭侯,轉丞相長史。黃初五年,天子南巡,觀兵吳疆。帝留鎮許昌,改封向鄉侯,轉撫*、假節,領兵五千,加給事中、錄尚書事。帝固辭天子曰吾於庶事以夜繼晝無須臾寧息此非以為榮乃分憂耳及天子疾篤帝與曹真陳羣等見於崇華殿之南堂,並受顧命輔政。詔太子曰:“有間此三公者,慎勿疑之。”明帝即位,改封舞陽侯。

帝內忌而外寬,猜忌多權變。魏武察帝有雄豪志,聞有狼顧相。欲驗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顧,面正向後而身不動。又嘗夢三馬同食一槽,甚惡焉。因謂太子丕曰:“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太子素與帝善,每相全佑,故免。帝於是勤於吏職,夜以忘寢,至於芻牧之間,悉皆臨履,由是魏武意遂安。及平公孫文懿,大行殺戮。誅曹爽之際,支黨皆夷及三族,男女無少長,姑姊妹女子之適人者皆殺之,既而竟遷魏鼎雲。

——(《晉書·宣帝紀》)

15.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帝固辭天子曰/吾於庶事/以夜繼晝/無須臾寧息/此非以為榮/乃分憂耳/及天子疾篤/帝與曹真/陳羣等見於/崇華殿之南堂

B.帝固辭/天子曰/吾於庶事/以夜繼晝/無須臾寧息/此非以為榮/乃分憂耳/及天子疾篤/帝與曹真/陳羣等見於崇華殿之南堂

C.帝固辭天子曰/吾於庶事/以夜繼晝/無須臾寧息/此非以為榮/乃分憂耳/及天子疾篤/帝與曹真陳羣等見於/崇華殿之南堂

D.帝固辭/天子曰/吾於庶事/以夜繼晝無須臾/寧息此/非以為榮/乃分憂耳/及天子疾篤/帝與曹真/陳羣等見於崇華殿之南堂

16.下列對原文中加橫線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儒教:儒教又稱“孔教”“聖教”,建立在由孔子奠定的儒家學説的基礎上,自漢代以來被奉為官學,從南北朝開始叫做儒教,又被稱作聖教,跟佛教、道教並稱為三教。

B.薨:古人對身故有多種方式的描述,古代稱諸侯或有爵位的*死去為薨。也可用於皇帝的高等級妃嬪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貴族。

C.侯: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是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種爵位,如《燭之武退秦師》中提到的“晉侯”“秦伯”,後代爵稱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時而變。

D.魏鼎:文中指魏國的重要禮器。鼎有三足兩耳,傳説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鑄九鼎於刑山之下,以象徵九州。自從有了禹鑄九鼎的傳説,鼎就從一般的炊器演變為傳國重器了。

1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司馬懿博學多聞,信奉儒家思想。漢末天下大亂,他有心憂天下之志,但他因為漢室衰微,不願屈服曹氏,以裝病拒絕做官。

B.司馬懿有奇策善謀,臨危不亂。他做*司馬以後向魏武進言,魏武帝聽從之後,國家費用充足;他統領魏武帝喪事,朝廷內外安定,秩序良好。

C.司馬懿老謀深算,能屈能伸。他主動和太子結交,魏文帝即位後倍加重用他,在天子病危之際,他受顧命輔政;受到魏武懷疑,他勤於職守、廢寢忘食,最終消除了魏武的疑慮。

D.司馬懿有雄心大志,又心*手辣,據説他有狼顧相,誅殺曹爽時,大肆殺戮,支黨皆夷滅三族,不論男女老少,一律殺掉。

18.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及魏武為丞相,又闢為文學掾,敕行者曰:“若覆盤桓,便收之。”

(2)因謂太子丕曰:“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太子素與帝善,每相全佑,故免。

【回答】

15.B

16.D

17.C

18.(1)魏武帝為丞相,又徵召他為文學櫞,給使者下令説:“若再猶豫不決,就把他逮捕起來。”

(2)於是對太子曹丕説:“司馬懿不是甘為人臣的人,必會干涉到你的家族之事。”太子平時與宣帝交好,常常庇護他,所以能無事。

【解析】

15.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斷句。首先應將句子迴歸文本,結合語境理解大意。先抓名詞“帝、天子、吾、曹真、陳羣、崇華殿”斷句;再看“以夜繼晝、須臾、以為”等詞語不能分開;然後再回歸原文檢查正誤。

【考點定位】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名師點睛】對於文言斷句類型的題目,不要急於答題,應當先誦讀這個篇段,通過誦讀,力求對全文的內容有個大體的瞭解,憑語感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範圍,然後再集中精力分析難斷處,遵循先易後難的原則。找虛詞、察對話 、依總分 、據修辭 、對稱 、反覆、辨句式。抓虛詞看位置:①“夫、惟、蓋、凡、竊、請、敬”等發語詞和表敬副詞,經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語氣詞“其、蓋、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斷句,常用於句首的相對*的歎詞,如嗟夫、嗟乎、嗚呼等,前後都可斷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關聯詞,如“苟”“縱”“是故”“於是”“向使”“然而”“無論”“至若”“是以”“繼而”“縱使”“然則”等前面大多可以斷句;常在句首的時間詞,如“頃之”“向之”“未幾”“已而”“斯須”“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幫助斷句。②“乎、哉、也、矣、歟、焉”等語氣詞經常放在句尾;句末語氣詞“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後面可斷句。③“以、於、為、而、則”等連詞經常放在句中。(2)對話、引文標誌: 文言文的對話、引文常常用“曰”、“雲”為標誌,兩人對話,一般第一次對話出現人名,以後就用“曰”而省略主語。關於利用虛詞斷句,這裏有一個口訣,或許對同學們斷句會有些幫助:“曰”後冒(:),“哉”後歎(!),“夫”“蓋”大都在句前。 “於”“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後面畫圓圈(。)“耶”“乎”經常表疑問(?),“也”“者”作用要停頓。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記牢。

16.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化文學常識的把握情況。D項,定是傳國重器是國家權力的象徵,文中未停止曹魏天下。

【考點定位】識記文學常識。能力層級為識記A。

【技巧點撥】首先:我們要了解的是點面結合記憶法。不管是在中考語文文學常識複習還是高考語文文學常識複習,我們都要做到突出重點;同時,還要注重全方位的複習(就是注意相關聯的知識點)。在做高考複習題時,有些知識點往往關鍵節點就在一處,只要把握住了,一切就可以迎刃而解。舉例:如教材所選魯迅的若干篇小説,要記每篇出自何處,很難,若記住除《祝福》出自《彷徨》外,其餘均出自《吶喊》,便省時易記、事半功倍。其次:再來了解一下.縱橫結合記憶法。因為每個時代不同,所以每一位作家的寫作背景也就不相同,從而又形成了橫的聯繫;同一時期不同作品也有各自的特點,從而形成了橫的聯繫。所以我們要把這些縱橫交錯的知識點組合起來,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網,達到快速而牢固的記憶。舉例:如我國古代戲劇史有三個高峯,一是元雜劇四大家加上王實甫,二是湯顯祖的“臨川四夢”,三是清代的“南洪北孔”。這樣縱橫結合加以記憶,*古代戲劇史又何愁記不住呢? 最後:重點了解門別類記憶法。在記憶一些文學常識時,我們可以把所關聯的知識點進行分類,然後在按照相同的知識按一定順序集中在一起強化記憶。可以成:考點分類、風格分類、地位評價分類、文章體裁分類、題材人物分類、等等。 舉例:風格流派,如“山水田園詩派”“邊塞詩派”“婉約派”“豪放派”等。文章體裁,如小説、詩歌、散文、戲劇等。上述記憶方法並非只能單獨使用,在實際記憶過程中,它們往往是綜合運用的。既是對文學常識的多角度記憶,又是變化了的反覆記憶,其效果自然會更好。

17.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C項,不是他主動和太子結交。“收與太子游處”。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這道題目是概括歸納文章內容。解答此類題的方法是:①抓住題幹,讀全讀準。在閲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幹,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幹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題幹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只有對題幹作全面、準確的分析理解,才能準確地答題。②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對似是而非處,要有借題解文的意識。

18.

試題分析:第一句中,重點的實詞虛詞:“闢”徵召;“赦”皇帝下召;“盤桓”猶豫不決;“收”逮捕。第二句中,重點的實詞虛詞“非人臣”不是甘為人臣的人,“預”干預、干涉,“善”與……交好。

【考點定位】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本題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後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後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於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參考譯文】

宣皇帝名懿,字仲達,河內温縣孝敬裏(裏,古代地方行政單位)人。姓司馬,司馬懿司馬懿少年時既有奇節,聰明而又謀略,博學多聞,潛心於儒家研究。漢末天下大亂,司馬懿經常慨然為天下有心。

漢建安六年(201),宣帝被選拔為向朝廷報事的上計掾。魏武帝當時為司空,聞宣帝之名而欲徵召他任職。宣帝知道漢朝國運已經衰微,不願屈服於曹氏,便假稱有風痺之疾卧牀難起,拒絕徵召。魏武帝使人夜裏去刺探他,宣帝卧牀不起。魏武帝為丞相,又徵召為文學掾,給使者下令説:“若再推辭不來,就把他逮捕起來。”宣帝懼怕而就職。於是使他與太子一起相處以切磋學問,後遷為黃門侍郎,又轉為議郎、丞相東曹屬,不久轉為主簿。魏國建立後,遷為太子中庶子,每次參與議定大事,總有奇策異謀,為太子所信賴重用,與陳羣、吳質、朱鑠號稱四友。

後遷為*司馬,對魏武帝説:“昔日箕子陳述治國之謀,把食放在首位。當今天下百姓不參加耕種的有二十餘萬,這不是治國的長遠謀略啊!雖然戰事未停,應該一邊耕種一邊守備。”魏武帝採納了這個意見,於是務農積穀,國家費用豐足。

魏武帝在洛陽去世時,朝野人士以為會出現危險局勢而害怕。宣帝統領喪事,內外寧靜無事,奉靈柩回鄴安葬。魏文帝襲職即王位,封宣帝為河津亭侯,轉為丞相長史。黃初五年,天子南巡,在魏吳邊界觀兵。宣帝留鎮許昌,改封為向鄉侯,轉為撫*、假節,領兵五千,加給事中、錄尚書事。宣帝堅意辭讓。天子説:“我處理各種政務,夜以繼日,沒有片刻休息時間。任此職並非榮耀之事,只是為我分憂罷了。”天子病重時,宣帝與曹真、陳羣等在崇華殿之南堂拜見天子,天子臨終遺命讓他們輔助少主,給太子下詔説:“有人離間此三公的,要慎重處理,不要懷疑他們。”

宣帝內心嫉妒而外表寬厚,對人多猜忌,善用權謀,魏武帝察覺宣帝有雄心大志,又聽説宣帝能像狼一樣回首反顧,想試驗他。召來同行,使他走在前面,令他反顧,他面正向後而身不動。魏武帝又曾夢三馬食於一槽,心中很厭惡。於是對太子曹丕説:“司馬懿不是作人臣的人,你以後要防備。”太子平時與宣帝友善,每每庇護他,故得無事。宣帝於是勤於職守,廢寢忘食,以致採樵牧馬人之間,也要走動詢問,因此魏武帝才安心。後來平公孫文懿時大肆殺戮。殺曹爽時,支黨皆夷滅三族,不論男女老幼,姑姊妹女子已經嫁人的都殺掉,最後竟篡奪曹魏天下。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TAG標籤:#奇節 #文言文 #仲達 #小題 #文後 #
熱文推薦
猜你喜歡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