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中文知识站>习题库>(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材料一: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材料一: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中文知识站 人气:7.37K

问题详情: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材料一: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

材料一: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

材料二: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董仲舒)

材料三:“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此俱出父母之怀妊,然男子受贺,女子杀之者,虑其后便,计之长利也。”(《韩非子·六反》)

2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说明董仲舒与孔子观点的相同和不同之处。(2分)【原创】

                                                                                   

24.阅读以上材料,对儒法两家观点做简要评述。(3分)

【回答】

第23题

(3分)   相同之处:两者都重视、追求义。

不同之处:董仲舒的义利观把义与利对立起来,抑制自身的私欲,使个体私利完全服从于社会道德和社会整体利益,可能造成价值观上的严重偏颇;孔子不完全排斥利,他认为追求正当的利是可以的,但反对见利忘义。

第24题

(2分)   儒家重义轻利,反对见利忘义;法家则认为,父母与子女之间也是一种利害关系,人间的一切社会关系,归根到底都是一种利害关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能把义利统一起来,符合人们理想的追求;而法家完全否定义,是功利主义的表现,这种观点将给社会带来危害,不可取。

知识点:先秦诸子百家

题型:语言表达

TAG标签:#其道 #富与贵 #不处 #所欲 #材料 #
热文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