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中文知识站>习题库>(一)文言文阅读(19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中文知识站 人气:1.71W

问题详情: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0.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是故圣益圣(前一个“圣”是名词,指圣人;后一个“圣”是形容词,指圣明)

   吾师道也(从师、学习)

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书、数、礼、乐、*、御)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这些;才干)

C.惑之不解(解决)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教育)

D.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形容词用作名词)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因此)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论述择师原则的一组是(  )(3分)

①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④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⑤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⑥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A.①③     B.⑤⑥     C.②③     D.②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古之学者必有师”。第一段正面阐述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和择师的标准。

B.第二段慨叹师道不传已久,运用对比的手法,把“古之圣人”从师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其子”习句读从师与“其身”惑而不从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讥笑相师分别对比,批判了“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C.第三段以孔子从师的范例,进一步阐明教师的作用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

D.最后一段说明写作本文的缘起,这本属于附记*质,但作者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又一次强调了他的观点。

13.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5分)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5分)  

【回答】

10.提示:B项,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B

11.提示:此题问的是“择师原则”,②句说的是老师的职责,④句说的是不从师的害处,⑤句说的是古人从师的风尚,⑥句说的是士大夫不从师的理由。只有①③两句是论述择师原则的。*:A

12. 提示:C项,引用孔子的范例,阐明的是“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道理。*:C  13.略。

知识点:散文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

热文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