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中文知识站>习题库>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蚕儿 陈忠实从粗布棉袄里撕下一疙瘩棉花,摊开,把一块缀满蚕籽儿的黑麻纸铺上,...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蚕儿 陈忠实从粗布棉袄里撕下一疙瘩棉花,摊开,把一块缀满蚕籽儿的黑麻纸铺上,...

中文知识站 人气:8.12K

问题详情: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蚕儿 陈忠实从粗布棉袄里撕下一疙瘩棉花,摊开,把一块缀满蚕籽儿的黑麻纸铺上,...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蚕儿  陈忠实

从粗布棉袄里撕下一疙瘩棉花,摊开,把一块缀满蚕籽儿的黑麻纸铺上,包裹起来,装到贴着胸膛的内衣口袋里,暖着。在老师吹响的哨声里,我慌忙跑进教室,坐在课桌旁,把书打开。

老师驼着背走进来,侧过头把小小的教室扫视一周,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二年级上课,其他年级写字。”老师把一张《乘法口诀表》挂在黑板上,领我们读起来:“一六得六……”

我念着,偷偷摸一下胸口,那软软的棉团儿,已被身体暖热了。我想把那棉团掏出来,但瞧瞧老师,那一双眼睛正盯着我,我立即挺直了身子。

一节课后,我跑出教室,躲在房檐下,展开棉团儿,啊呀!出壳了!在那块黑麻纸上,趴着两条蚂蚁一样的小蚕儿,一动也不动。我用一根鸡毛把小蚕儿沾起来,轻轻放到早已备好的小铁盒里。再一细看,有两条蚕儿刚刚咬开外壳,伸出黑黑的头来,那多半截身子还卡在壳儿里,吃力地蠕动着。

上课的哨声响了。

“二年级写字。”老师给四年级讲课了。我揭开墨盒。那两条小蚕儿出壳了吧?出壳了,千万可别压死了。

我终于忍不住,掏出棉团儿来。那两条蚕儿果然出壳了。我取出鸡毛,揭开小铁盒。

哐,头顶挨了重重的一击,眼里直冒金星,我几乎从木凳上翻跌下去。老师背着双手,握着教鞭,站在我的身后。慌乱中,铁盒和棉团儿都掉在地上了。老师的一只大脚伸过来,一下,踩扁了那个小铁盒;又一脚,踩烂了包着蚕子儿的棉团儿。我立时闭上眼睛,那刚刚出壳的蚕儿啊……教室里静得像空寂的山谷。

过了几天,学校里来了一位新老师,把一、二年级分给他教了。

他很年轻,站在讲台上,笑着介绍自己:“我姓蒋……”捏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他的名字,“我叫蒋玉生。”

多新鲜啊!四十来个学生的小学,以前的老师,从来不在学生面前说自己的姓名。新老师自报姓名,无论如何算是一件新奇事。

那天,我爬上村后那棵老桑树摘桑叶,慌忙中松了手,摔到地上,脸上擦出了血。

“你干什么去了?脸上怎么弄破了?”蒋老师吃惊地说。我站在教室门口,低下头,不敢吭声。

他牵着我的胳膊走进他住的小房子,从桌斗里翻出一团棉花,又在一只小瓶里蘸上红墨水一样的东西,往我的脸上涂抹。我感到伤口很疼,心里却有一种异样的温暖。

“怎么弄破的?”他问。“上树……摘桑叶。”我怯生生地回答。

“摘桑叶做啥用?”他似乎很感兴趣。“喂蚕儿。”我也不怕了。

“噢!”他高兴了,“喂蚕儿的同学多吗?”“小明,拴牛……”我举出几个人来,“多哩!”他高兴了,喜眯眯的眼睛里,闪出活泼而好奇的光*,说:“你们养蚕干什么?”

“给墨盒儿做垫子。”我话又多了,“把蚕儿放在一个空盒里,它就网出一片薄丝来了。”

“多有意思!”他高兴了,“把大家的蚕养在一起,搁到我这里,课后咱们去摘桑叶,给同学们每人网一张丝片儿,铺墨盒,你愿意吗?”

“好哇!”我高兴地从椅子上跳下来。

于是,他领着我们满山沟跑,摘桑叶。有时,他在坡上滑倒了,青草的绿*液汁粘到裤子上,也不在乎。

三天后,有两三条蚕儿爬到竹箩沿儿上来,浑身金黄透亮,扬着头,摇来摆去,斯斯文文地像吟诗。它要网茧儿哩!

老师把一个大纸盒拆开,我们帮着剪成小片,又用针线串缀成一个个小方格,把已经停食的蚕儿提到方格里。

我们把它吐出的丝儿压平;它再网,我们再压,强迫它在纸格里网出一张薄薄的丝片来。老师和我们,沉浸在喜悦的期待中。

“我的墨盒里,就要铺一张丝片儿了!”老师高兴得像个小孩子,“是我教的头一班学生养蚕网下的丝片儿,多有意义!我日后不管到什么地方,一揭墨盒,就看见你们了。”可没过多久,老师被调走了。他说:“有人把这儿的情况反映到上级那儿,说我把娃娃惯坏了!”

于是我想到村子里许多议论来。乡村人看不惯这个新式先生——整天和娃娃耍闹,没得一点儿先生的架式嘛!失了体统嘛!他们居然不能容忍孩子喜欢的一位老师!

三十多年后的一个春天,我在县教育系统奖励优秀教师的大会上意外地碰到了蒋老师。他的胸前挂着“三十年教龄”的纪念章,金光给他布满皱纹的脸上增添了光*。

我从日记本里给他取出一张丝片儿来。

“你真的给我保存了三十年?”他吃惊了。

哪能呢?我告诉他,我中学毕业后,回到乡间,也在那所小学里教书。当老师的第一个春天,我就和我的学生一起养蚕儿,网一张丝片儿,铺到墨盒里,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我都带着踏上社会的第一个春天的“情丝”。

蒋老师把丝片接到手里,看着那一根一缕有条不紊的金黄的丝片儿,两滴眼泪滴在上面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6年第16期)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第二段写到,老师“侧过头把小小的教师扫视一周,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短短两句话表现出老师的威严,并为下文写他惩罚学生的粗暴行为埋下了伏笔。

B.“我”是个喜欢养蚕、爱贪玩的孩子,把蚕带到教室,还不时地偷看,课堂上不能专心学习,受到老师的严厉惩罚理所当然。

C.原先那位老师因体罚学生而被上级部门调走,因而这才有了名叫“蒋玉生”的年轻教师来校教一二年级,这位新老师与原先的老师有很大的不同。

D.小说对蒋老师与学生们一起采桑养蚕的情节描写得细腻而生动,传达出师生共同劳动的喜悦,然而,蒋老师却遭非议,不久就被调走,这便构成了行文的波澜。

E.年轻的蒋老师顺应学生天*,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学生打成一片,深受学生喜爱,但村民们对他并不认可。

(2)小说以“蚕儿”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作品中的蒋老师具有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

(4)小说在人物塑造和主旨表达方面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全文分别进行分析。

【回答】

(1)(5分)选D得3分,选A得2分,选E得1分,选BC不得分。

(2)(6分)①题目“蚕儿”是小说的线索,故事情节始终围绕“蚕儿”展开,养“蚕儿”构成小说的主要情节。②暗喻主旨,“蚕儿”比喻教师,歌颂教师坚守岗位、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的精神;小说中的“蚕丝”寄托着“情丝”,赞美师生因养蚕而结下的深厚情谊。(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3)(6分)①亲切平易,和蔼可亲。他初见学生,笑着介绍自己,把姓名写在黑板上。与学生一起采桑养蚕,没有老师架子。②关心爱护学生。“我” 采桑叶不慎摔伤,他十分关心,亲自给我抹*水。③教育有方。他了解到有很多学生养蚕后,便提出“把大家的蚕养在一起,搁到我这里”,这样既不挫伤学生养蚕积极*,也不影响学生的学习。(每点2分,如有其他说法,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4)(8分)①人物刻画方面的主要手法是对比反衬:作品前半部分写原先的老师简单粗暴地对待学生与下面写蒋老师的内容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反衬出后者的高尚。(4分,意思对即可)

②主旨表达方面的主要手法:一是以蚕儿比喻(或象征)教师,歌颂教师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二是卒章显志,小说结尾写三十年后蒋老师获奖和也做了教师的“我”给蒋老师拿出了珍藏的丝片,揭示并深化了小说的主题。(4分,句号前后各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体。这一定义告诉,首先小说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第二、在这三要素之中人物是中心。第三、小说的主题是最终目的。根据以上信息,我们在赏析小说时,一定要考虑这三个方面。B项对“我”分析不当,“受……理所当然”说法错;C项说法无中生有和强加因果;E项“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说法不当。

【考点定位】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首先应根据小说的三要素把握小说的故事梗概,比如有哪些人物,主人公是谁;主要情节是什么,写了谁干什么事,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主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使用了哪些方式,是正面还是侧面,选项中如有误涉及这些方面,就应该到文中找一找,看是否有这种描写方式,以及对这些描写方式的分析是否有问题;有无环境描写,这些环境描写又什么作用。文学类文本阅读5选2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对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情感、人物的形态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概括不当。B项对“我”的形象分析有偏差,C项E项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有误。

(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小说以‘蚕儿’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是考查小说标题的作用。一般从情节、形象、情感、主旨以及艺术特*角度分析作答。“蚕儿”是物象,在文中多次出现,且所讲故事皆与蚕相关,故从情节上来看,它是文章的线索;文中因“蚕儿”让蒋老师与学生之间感情融洽和睦,表现师生间的深厚情谊;从主旨上来看,用“蚕儿”来比喻教师,赞美老师的奉献精神。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1.如果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 “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的作用。如果以物件(物象)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作为结构线索贯穿全文、概括故事情节、寄托作者情感、揭示文章主题、隐含比喻象征意义”的作用。3.如果以形象特征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铺 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的作用。本文的标题“蚕儿”属于物象,故可以从第二点入手分析。

(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作品中的蒋老师具有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这是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要善于抓住作品对该人物的肖像、语言、行为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和作品中的有关叙述文字进行分析。比如,初见蒋老师的时候,蒋老师的表现是“笑着介绍自己:‘我姓蒋……’捏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他的名字,……以前的老师,从来不在学生面前说自己的姓名”,这表现出蒋老师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当“我”采桑叶摔伤时,老师给“我”涂*水,表现出对学生的关系爱护;对学生养蚕所采取的措施,可见其教育有方。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首先,要分析人物的典型*格。典型人物的典型*如何体现呢?这就需要注意人物的共*和个*的统一,共*是指典型人物所代表的那一类人的共同*格。其次,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我们需要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格特征。要了解人物*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故事情节或是发展了人物*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格。第三,分析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格特征。矛盾冲突是构成情节的基础,是展示人物*格的手段.优秀的小说,总是充分地揭示社会生活本质的矛盾和斗争,在典型的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的*格特征.一般说来,矛盾冲突展开得越充分,人物*格也就越鲜明。第四,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第五,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探究形*物命运和*格的社会原因)。第六,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格。第七,借助作者倾向分析人物形象(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或联系小说主题分析)。比如本题,“蒋老师”的身份是教师,故他的特点主要是从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方法上表现出来。

(4)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小说在人物塑造和主旨表达方面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全文分别进行分析”。首先要审题,一审题干出题的方向,二审我们需要答什么。本题是考查艺术手法,题干给出方向,即“人物塑造”和“主旨表达”。解答本题应立足于全文,且要注意“主要二字”,故答“人物塑造”的技巧,不能仅限于对人物的正面描写,从文中来看,写到两位老师对待学生养蚕一事的不同态度,这形成鲜明的对比,用前者反衬后者,突出人物形象的高大。从主旨表达方面来看,“蚕儿”有象征义,用蚕儿象征教师,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同时文章的最后蒋老师的获奖和“我”做了教师等内容,深化了小说的主题,这是卒章显志。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所考查的艺术手法方向*非常明确,即考查人物塑造的方法和主旨表达的方法。对于前者,人物塑造的方法主要包括如下:外貌(肖像、神态、服饰)描写,动作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直接描写,环境的烘托、他人的烘托(反衬)等侧面描写。对于后者,主旨表达方面一般有:象征、托物言志、卒章显志等。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题型:现代文阅读

TAG标签:#陈忠实 #籽儿 #蚕儿 #各题 #文后 #
热文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