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中文知识站>习题库>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陈庆之,字子云,义兴国山人也。幼而随从高祖。高祖*好棋,每从夜达旦不辍,等辈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陈庆之,字子云,义兴国山人也。幼而随从高祖。高祖*好棋,每从夜达旦不辍,等辈皆...

中文知识站 人气:2.79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陈庆之,字子云,义兴国山人也。幼而随从高祖。高祖*好棋,每从夜达旦不辍,等辈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陈庆之,字子云,义兴国山人也。幼而随从高祖。高祖*好棋,每从夜达旦不辍,等辈皆倦寐,惟庆之不寝,闻呼即至,甚见亲赏。

大通元年,隶领*曹仲宗伐涡阳。魏遣征南将*常山王元昭等率马步十五万来援,前*至驼涧,去涡阳四十里。庆之欲逆战,韦放曰:“贼之前锋必是轻锐,与战若捷,不足为功;如其不利,沮我*势,不如勿击。”庆之曰魏人远来皆已疲倦须挫其气必无不败之理于是与麾下五百骑奔击破其前*魏人震恐。庆之还与诸将连营而进,据涡阳城,与魏*相持。自春至冬,数十百战,师老气衰,魏之援兵复欲筑垒于*后。仲宗等恐腹背受敌,谋欲退师。庆之杖节*门曰:“须虏围合,然后与战。若欲班师,庆之别有密敕。”仲宗壮其计,乃从之。魏人掎角作十三城,庆之陷其四垒。九城兵*犹盛,乃陈其俘馘,鼓噪攻之,遂奔溃。武帝嘉焉,手诏慰勉之。

庆之麾下悉著白袍,所向披靡。魏将尔朱荣等众号百万,挟魏帝来攻元颢。颢据洛阳六十五日,凡所得城一时归魏,庆之渡河守北中郎城,三日十一战,伤杀甚众。荣将退还,时有善天文人刘灵助谓荣曰:“不出十日,河南大定。”荣乃为筏济自硖石,与颢战于河桥。颢大败,走至临颍被禽。庆之马步数千结阵东反,荣亲自来追,*人死散。庆之乃落须发为沙门,间行至豫州,州人程道雍等潜送出汝*。至都,仍以功除右卫将*,封永兴侯。

大同二年,豫州饥,庆之开仓赈给,多所全济。州民李升等八百人表请树碑颂德,诏许焉。五年十月,卒,时年五十六。赠散骑常侍、左卫将*。谥曰武。

庆之*祗慎,每奉诏敕,必洗沐拜受。俭素不衣纨绮,不好丝竹。*不穿札,马非所便,而善抚*士,能得其死力。

(选自《南史·陈庆之传》有删节)

9.下列对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庆之曰/魏人远来/皆已疲倦/须挫其气/必无不败之理/于是与麾下五百骑奔击/破其前*/魏人震恐。

B.庆之曰魏人/远来皆已疲倦/须挫其气/必无不败之理/于是与麾下五百骑奔/击破其前*/魏人震恐。

C.庆之曰/魏人远来皆已疲/倦须挫其气/必无不败之理/于是与麾下五百骑奔击/破其前*/魏人震恐。

D.庆之曰/魏人远来/皆已疲倦/须挫其气/必无不败之理/于是与麾下五百骑奔/击破其前*/魏人震恐。

10.下列对文中方框内的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一般是古人成年时所取,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与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B.大通是梁武帝萧衍的年号。年号是汉武帝首创,有些皇帝所用年号不止一个。

C.除有任命、授予官职之意。表示授予官职的词语还有征、辟、领、拜、封等。

D.谥即谥号。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赐谥一般由礼部主持,需得到皇帝的同意。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庆之事君恭敬谨慎,梁武帝下棋通宵达旦,随从中只有陈庆之不睡,一听到呼叫就立即到达。每次接诏书敕令,一定先洗澡再拜受。

B.陈庆之智勇双全,每战必胜。涡阳之战,他准确分析敌我形势,巧用计谋,打破敌*。与尔朱荣之战,他连战连捷,以数千人大败敌人百万之众。

C.陈庆之关心民生疾苦。豫州饥荒,庆之开仓放粮,赈济灾民,救活了不少人。百姓感念他的恩德,上表朝廷要求为他树碑颂德。

D.陈庆之生活节俭朴素,体恤士兵。他不穿绫罗绸缎,不贪图歌舞享乐,只骑一般的战马,善于安抚*士,士兵们都愿意为他拼死效力。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庆之杖节*门曰:“须虏围合,然后与战。若欲班师,庆之别有密敕。

(2)荣乃为筏济自硖石,与颢战于河桥。颢大败,走至临颍被禽。

【回答】

9.A

10.C

11.B

12.(1)陈庆之拿着符节到*门,说:“等到敌人包围圈合拢这之后(然后)再跟他们交战。如果打算退兵,我陈庆之另外有皇帝的秘密手令。

(2)尔朱荣于是造木筏从硖石渡过黄河,和元颢(的*队)在河桥交战,元颢大败,逃到临颍被擒获。

【解析】

9.

试题分析:文言断句有其规律可循。一是句末语气词,比如“也、耶、乎……”;二是句首发语词,比如“若夫、至若、盖、唯……”;三是名词或代词,一般在句中做主语或宾语;四是排偶的句式;五是顶真的修辞。先浏览选段,了解大意;然后先易后难。主要注意“曰”。本题主要根据意思进行断句。句意:陈庆之说道:“北魏的*队远道而来,都已经非常疲惫了,我们一定挫伤他们的锐气,出其不意,一定没有不败的道理。于是陈庆之与他手下大约二百多名骑兵长途奔袭,击破北魏的先锋部队,使得北魏援*人人震恐。断后要通读,一检查意思是否讲得通;二是检查内容是否合理。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C项领:兼任,以本官兼较低职。此题难度较小,需要考生长期注重文化积累。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内容归纳概括题。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较:B项“他连战连捷,以数千人大败敌人百万之众”错误。此题难度适中。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2.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第一句中固定人名字保留“陈庆之”,“杖节”译为拿着符节,“须”译为等到,“密敕”译为秘密手令。第二句中固定人名字保留“尔朱荣”“元颢”,地名字保留“临颍”,“济”译为渡过,“与颢战于河桥”(状语后置),“走”译为逃到。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文言文翻译】

陈庆之,字子云,义兴郡国山人。年少的时候就跟随高祖,高祖喜欢下棋,常常通宵达旦不停止,其它的侍从因疲倦睡了,只有陈庆之没睡,一听到招呼就来,于是很受亲近赏识。庆之跟随高祖东下平定建业,不久被任命为主书,他散尽钱财,招集将士,常想有一天能够为朝廷效力。

梁大通元年,隶领*曹仲宗攻伐涡阳(今安徽蒙县)。北魏派遣征南将*常山王元昭等率骑兵十五万来援战,其先锋部队到达驼涧,距离涡阳大约有四十里。陈庆之想前往迎战,参*韦放认为北魏的前锋部队必定是精锐的骑兵部队,跟它作战即便战胜了,不足以作为功劳,如果失利的话,则会挫伤整个*队的士气,兵法上所说的以逸待劳,不如不要出击。陈庆之说道:“北魏的*队远道而来,都已经非常疲惫了,距离我们又比较远,肯定不会怀疑我们,等他们尚未和大队人马齐集,我们一定挫伤他们的锐气,出其不意,一定没有不败的道理。而且我听说北魏*队他们所驻扎的营寨,林木丰盛,必定不敢在夜间出来巡视。如果你们再有疑惑的话,那么我陈庆之请求一个人率*去攻击他们。”于是陈庆之与他手下大约二百多名骑兵长途奔袭,击破北魏的先锋部队,使得北魏援*人人震恐。陈庆之回到营寨,马上和众将一起连营进发,占据涡阳城,与北魏的援*相持不下。从春到冬,打了将近数百仗,*队疲惫,士气衰微,魏国援兵又想在梁*背后构筑工事。曹仲宗等担心腹背受敌,就商量想撤*。陈庆之拿着梁武帝赐给他的节仗(即假节身份的象征,这种节杖在外可代表皇帝本人,类似于后来的尚方宝剑),在*门前大声说:“我们一起来到这里,经历了一年,浪费粮食和武器,数量非常多。众*无战斗之心,都商量着要退缩,难道这是想要成就功名?(这样做)只不过是聚集在一起做劫掠滋扰的事罢了。我曾听说只要将自己置之于死地,才有获得生存,大家同心协力,这样之后跟敌人作战!如果你们确实想退却,我手上有皇上的密敕,今日如果违反敕令,我就依照密敕上的吩咐来行事。”曹仲宗认为他的计策充满豪气,于是就听从了他。北魏的援*部队分兵牵制,一连筑起十三道营垒。(为了击破这些营垒,)陈庆之率领一部分精锐的部队,每个人嘴里含着枚(以便不发出声音),于一天夜里对北魏的营垒发起夜袭,攻陷其中的四座营垒,涡阳城的守将王纬请求归降。而剩下的九座城池仍然兵力雄厚。于是陈庆之就将其俘虏的首级列在阵前,擂起战鼓奋力进攻,于是魏*大崩溃,被杀死俘虏很多,尸横遍野,涡水阻塞,降服城中男女三万余人。梁高祖赞赏他,亲自写了诏书称他是:“不是名将的后代,也不是豪族的门下,觖望风云,以至到达这种地步,在这次战役中,深思熟虑,有雄奇的才略,擅长攻克,获圆满成功。(建立了自己的勋业),开朱门迎接宾客,使自己的勇名传于史册,这难道不是大丈夫的本*吗?

陈庆之和他的部下全都身披白袍,所向披靡,于是洛阳便有童谣说:“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从铚县出发到达洛阳,十四个月攻陷三十二座城池,大小四十七战,史无前例。

梁大同二年,北魏派遣大将侯景率领七万人进犯楚州,楚州刺史桓和陷没,侯景继续进*淮上,并送陈庆之一封信让他投降。梁武帝就命令湘潭侯、右卫将*夏侯夔等去支援陈庆之。援*刚刚开到黎浆县,陈庆之已经击败了侯景。当时正值大寒雪,侯景丢弃许多*用物质而逃。陈庆之把那些*用物质全都收获而返。陈庆之晋升官职,号为仁威将*。这一年,豫州闹饥荒,陈庆之打开仓库赈济灾民,(灾民)很多得以保全活命。豫州的百姓李升等八百多人上表朝廷,请求为陈庆之树碑颂德,梁武帝下诏答应了他们。

梁大同五年(公元539年)十月,陈庆之因病逝世,享年五十六。他被追封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并给与鼓吹一部(九锡的一种)。谥号武侯,还诏令义兴郡发500人参加丧礼。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

TAG标签:#陈庆之 #子云 #高祖 #文后 #各题 #
热文推荐
猜你喜欢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