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中文知识站>习题库>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襄州宜城县长渠记  曾巩荆及康狼,楚之西山也。水出二山之门,东南而流,春秋之世...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襄州宜城县长渠记  曾巩荆及康狼,楚之西山也。水出二山之门,东南而流,春秋之世...

中文知识站 人气:4.33K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襄州宜城县长渠记  曾巩荆及康狼,楚之西山也。水出二山之门,东南而流,春秋之世...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襄州宜城县长渠记

   曾巩

荆及康狼,楚之西山也。水出二山之门,东南而流,春秋之世曰鄢水。左丘明传,鲁桓公十有三年,楚屈瑕伐罗,及鄢,乱次以济是也,其后曰夷水。又其后曰蛮水,郦道元所谓夷水避桓温父名,改曰蛮水是也。秦昭王三*年,使白起将,攻楚,去鄢百里,立堨,壅是水为渠以灌鄢,遂拔之。鄢入秦,而白起所为渠因不废。引鄢水以灌田,田皆为沃壤,今长渠是也。

长渠至宋至和二年,久隳不治,而田数苦旱,川饮食者无所取。令孙永曼叔率民田渠下者,理渠之坏塞,遂完故堨。自二月*午始作,至三月*未而毕,田之受渠水者,皆复其旧。曼叔又与民为约束,时其蓄泄,而止其侵争,民皆以为宜也。

盖鄢水之出西山,初弃于无用,及白起资以祸楚,而后世顾赖其利。溉田三千余顷,至今千有余年,而曼叔又举众力而复之,使并渠之民,足食而甘饮,其余粟散于四方。盖水出于西山诸谷者其源广,而流于东南者其势下,至今千有余年,而山川高下之形势无改,故曼叔得因其故迹,兴于既废。使水之源流,与地之高下,一有易于古,则曼叔虽力,亦莫能复也。

初,曼叔之复此渠,白其事于知襄州事张瓖唐公。公听之不疑,沮止者不用,故曼叔能以有成。则渠之复,自夫二人者也。方二人者之有为,盖将任其职,非有求于世也。及其后言渠堨者蜂出,然其心盖或有求,故多诡而少实,独长渠之利较然,而二人者之志愈明也。

熙宁六年,余为襄州,过京师,曼叔时为开封,访余于东门,为余道长渠之事,而诿余以考其约束之废举。予至而问焉,民皆以谓贤君之约束,相与守之,传数十年如其初也。而是秋大旱,独长渠之田无害也。夫宜知其山川与民之利害者,皆为州者之任,故予不得不书以告后之人,而又使之知夫作之所以始也。八月丁丑曾巩记。

                                            (选自《元丰类稿》,有删改)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去鄢百里,立堨              去:距离

B.一有易于古                  一:一旦

C.沮止者不用                  用:任用

D.独长渠之利较然              较:明显

4.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二人者之志”的“志”的一组是(3分)

①川饮食者无所取             ②与民为约束,时其蓄泄

③山川高下之形势无改         ④使并渠之民,足食而甘饮

⑤是秋大旱,独长渠之田无害   ⑥诿余以考其约束之废举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长渠源流数易其名,春秋之世曰鄢水,其后曰夷水,其后为避桓温父讳而命名为蛮水。

B.曼叔修复长渠后,再将此事禀告知襄州事张瓖唐公,张公没有怀疑他的动机。

C.现实中谈论筑渠造堰的人很多,但他们的心里或有私欲,所以是欺世的多,务实的少。

D.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之一是要州官们懂得山川对于人们的利害关系,从而积极兴修水利。

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令孙永曼叔率民田渠下者,理渠之坏塞,遂完故堨。(4分)

(2)及白起资以祸楚,而后世顾赖其利。(3分)

(3)故曼叔得因其故迹,兴于既废。(3分)

【回答】

【*】

3.C

4.C

5.B

6.(1)(4分)县令孙永(曼叔)带领在长渠下游地区种田的百姓,疏通长渠毁坏阻塞之处,最终修好了旧时的水堰。(“民田渠下者”“堨”“完”各1分,句意1分)(2)(3分)直到白起利用它来祸害楚国,后世反而依靠它得到好处。(“资”“顾”各1分,句意1分)(3)(3分)所以曼叔能根据故迹,把已废的长渠修复。(“因”“兴”各1分、句意1分)

【解析】

3.

试题分析:用:采纳。从句意来看,前有“公听之不疑”,可见“不用”的是他人的话,而“任用”指向于人,所以讲成“任用”是不符合句意的。这里应讲成“采纳”,这样才符合文中的意思:张公听任他,毫不猜忌,对于那些阻挠者的话不予采纳。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来解题,其首要的是要理解题干的筛选要求,也就是要理解“二人者之志”指的是什么。“二人者之志”的“志”指的是一心为民,发挥长渠之利的心愿。①③不符合要求,①指干旱之害,③指修复水渠的客观条件。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5.

试题分析:时间顺序错,禀告在先,修复在后。原文中说“初,曼叔之复此渠,白其事于知襄州事张瓖唐公。”这里的“初”,指当初,也就是在修复此渠之初。这句话是说,当初,曼叔准备修复长渠时,曾把此事向襄州知州张瓖唐公禀告。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6.

试题分析:要做到规范翻译,要注意分析所给的句子,把握句子的特点,尤其是句式和句中的关键词。从具体句子来看,(1)句“民田渠下者”,这是定语后置句,应译成:在长渠下游地区种田的百姓;其中的关键词有“完”: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使动用法,使……完好,即修好;“堨”:水堰;(2)句“资”:动词,利用;“顾”依靠;(3)句“因”:介词,根据,凭借;“兴”:这里指修复。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荆山和康狼山,是楚地西部的山。发源于这两座山中间、向东南方流去的一条河,春秋时叫鄢水。根据左丘明的历史记载,鲁桓公13年,楚国屈瑕攻打罗国,到鄢邑时,*队乱了阵脚而渡过的那条河,后来改称夷水。再后来又称为蛮水,就是郦道元所说的夷水因避桓温父亲的名讳,改称蛮水的那条河。秦昭王三*年,派白起带兵,攻打楚国,在距离鄢一百里的地方,高堆泥土,堵此河为渠来淹灌鄢邑,于是攻下了楚国。鄢邑归入秦国,白起所筑的渠因而不废。引鄢水来浇灌田地,使田地都成为沃土,这就是现在的长渠。

长渠到了宋至和二年,毁坏不修已经很久了,而农田屡遭大旱,靠河饮水的人们无从取水。县令孙永(曼叔)带领在长渠下种田的百姓,疏通长渠毁坏阻塞之处,最终修好了旧时的水堰。从二月*午日开始整修,到三月*未日完工,受到渠水灌溉的农田,都恢复了旧貌。曼叔又与百姓制定盟约,要适时蓄水排水,禁止相互间侵夺争斗,百姓都认为应当如此。

鄢水从西山流出,起初人们弃之不用,直到白起利用它来祸害楚国,后世反而依靠它得到好处。灌溉农田三千余顷,到如今已有一千多年了,曼叔又发动百姓协力修复了它,使渠两旁的人们饮食充足,那些多余的粮食分送到四方。因为渠水出于西山的许多山谷,水源丰富,而流到东南时地势渐低,至今一千多年,山川高下的形貌地势并未改变,所以曼叔能根据故迹,把已废的长渠修复。如果水的源流与地势的高低一旦改了古貌,那么,曼叔即使用尽力气也不可能使长渠恢复。

当初,曼叔准备修复长渠时,曾把此事向襄州知州张瓖唐公禀告。张公听任他,毫不猜忌,对于那些阻挠者的话不予采纳,所以曼叔得以成功。这样看来,长渠的修复是由于这两人之力啊!当两人做这件事的时候,他们想到的是要尽到自己的职责,并未想到有求于当世。到后来,谈论筑渠造堰的人纷纷出来,但他们的心里或有所求,所以是欺世的多,务实的少,唯有长渠之利十分明显,因而两人的志向也就愈加明白了。

熙宁六年,我移任襄州,路过京城,曼叔当时在开封任职,到东门来拜访我,对我说起有关长渠的事,还委托我考查当时与百姓的盟约是否遵守执行。我到襄州后就查问这件事,百姓都认为这是贤君制定的盟约,大家相约共同遵守,传了几十年一如当初。这一年秋天大旱,只有受到长渠灌溉的农田没有遭害。应该懂得山川对于人们的利害关系,那都是州官的责任,所以我不得不写下来告诉后来的人,而且又让他们知道修复长渠这件事开始的原因。八月丁丑曾巩记。

知识点:散文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

TAG标签:#各题 #水出 #荆及 #而流 #文后 #
热文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