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中文知识站>习题库>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顾亭林,字忠清,南直隶昆山人也。曾祖乃顾章志,顾氏为*东望族。少孤,事母孝。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顾亭林,字忠清,南直隶昆山人也。曾祖乃顾章志,顾氏为*东望族。少孤,事母孝。亭...

中文知识站 人气:2.86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顾亭林,字忠清,南直隶昆山人也。曾祖乃顾章志,顾氏为*东望族。少孤,事母孝。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顾亭林,字忠清,南直隶昆山人也。曾祖乃顾章志,顾氏为*东望族。少孤,事母孝。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偶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诸生请讲学,亦谢之。

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亭林先生貌极丑怪*复严峻鼎革后独身北走戊戌遍游北都诸畿甸直抵山海关外以观大东。丁巳,六谒思陵,始卜居陕之华*。凡所至之地,辄买媵婢、置庄产。不一二年,即弃去,终已不顾。而善于治财,故一生羁旅,曾无困乏。东海两学士宦未显时,常从假贷,累数千金,亦不取偿也。康熙*辰,先生适都下,两学士设宴,必延之上座,三爵既毕,即起还寓。学士曰:“甥尚有薄蔬未荐,舅氏幸少需,畅饮夜阑,张灯送回何如?”先生怒*而作曰:“世间惟‘淫奔’‘纳贿’二者,皆于夜行之,岂有正人君子而夜行者乎?”学士屏息肃容,不敢更置一词。

亭林先生尝勖其甥徐立斋相国曰:“有体国经野之心,而后可以登山临水;有济世安民之略,而后可以考古论今。”此正先生自道其抱负。一部《郡国利病书》,胥在是矣。自汉以下,堪当此语者,殆无几人。

亭林先生《广师篇》云:“学究天人,确乎不拔,吾不如王锡阐;读书为己,探赜洞微,吾不如杨雪臣;独精三礼,卓然经师,吾不如张尔岐;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吾不如傅山;坚苦力学,无师而成,吾不如李容;险阻备尝,与时屈伸,吾不如路安卿;博闻强记,群书之府,吾不如吴任臣;文章尔雅,宅心和厚,吾不如朱彝尊;好学不倦,笃于朋友,吾不如王宏撰;精心六书,信而好古,吾不如张弨。”而今乡里晚学粗识径途,便谓朋辈中莫可与语,志高气溢,不亦悲乎?

(选自《清代名人轶事》,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亭林先生貌极丑/怪*复严峻/鼎革后独身/北走戊戌/遍游北都诸畿甸/直抵山海关外/以观大东。

B.亭林先生貌极丑怪/*复严峻/鼎革后独身北走/戊戌/遍游北都诸畿甸/直抵山海关外/以观大东。

C.亭林先生貌极丑/怪*复严峻/鼎革后独身北走/戊戌/遍游北都诸畿甸/直抵山海关/外以观大东。

D.亭林先生貌极丑怪/*复严峻/鼎革后独身/北走戊戌/遍游北都诸畿甸/直抵山海关/外以观大东。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注疏是注和疏的并称。注,是对经书字句的注解;疏,是对注的注解,又称义疏。

B.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的生员,也包括太学生员。

C.三礼,一指祭祀天、地、宗庙之礼;二指《仪礼》《周礼》《礼记》三部儒家经典。

D.六书指《诗经》《尚书》《礼经》《周易》《乐经》《春秋》这六部先秦古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亭林先生勤学善思,到了边塞亭障,就询问当地风土人情,考察地理风貌。

B.丁巳年,先生选择定居在陕西的华*,其后六次拜谒思陵。

C.亭林先生善于管理家财,虽一生客居异乡,但没有困乏的时候。

D.先生*苦撰写的《郡国利病书》,无处不体现着他的理想抱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

(2)有体国经野之心,而后可以登山临水;有济世安民之略,而后可以考古论今。

【回答】

1.B

2.D

3.B

4.(1)到了险要的地方,就叫老兵和退役的差役打探所到之处的详细情况;有时发现所到之处的情况和平日里知道的不相符,就到街市客店中打开书本核对校正它。

(2)把都城划分为若干区域,由官宦贵族分别居住或让奴隶、平民耕作,而后可以游览山水名胜;有使国家得到治理,百姓安居乐业的谋略,而后可以考论古今。

【分析】

1.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

句意:亭林先生外貌极其丑陋,*格又很严厉,改朝换代后独自去了北方。戊戌年,游遍了的京城郊外的地方,直到山海关外,来观察大东区。

“丑怪”是一个词,是“貌”的谓语,不能断开,排除AC;“戊戌”是时间状语,应单独成句,排除D。

故选B。

2.本题考查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D项,“六书指《诗经》《尚书》《礼经》《周易》《乐经》《春秋》这六部先秦古籍”错误,六书,指汉字的六种构造条例,包括: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故选D。

3.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B项,“先生选择定居在陕西的华*,其后六次拜谒思陵”错误,由“丁巳,六谒思陵,始卜居陕之华*”可以看出,是先六次拜谒思陵,再选择定居在陕西的华*。

故选B。

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厄塞,险要的地方;曲折,这里指详细情况;或,有时;不合,不相符;第二个“即”,到;发,打开;对勘,核对校正。

(2)体国经野,把都城划分为若干区域,由官宦贵族分别居住或让奴隶平民耕作。泛指治理国家。济世安民,使国家得到治理,百姓安居乐业。

【点睛】

参考译文:

顾亭林,字忠清,是南直隶昆山人。曾祖是顾章志,顾氏是*东有名望的家族。年轻时就死了父亲,对母亲十分孝顺。亭林先生从小到老手都没放下过书,出门就随身带一骡二马驮书。有时候到了边塞岗亭,就招呼老兵到路边的小酒店,面对面开怀畅饮,询问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理。如果发现与自己以往了解的情况不相符合,他就翻书详细地订正,一定要毫无疑问才停止。坐在马上空闲的时候,就跨着马鞍默默背诵四书五经等经典和对它们的注释。即使遇到亲朋好友就像不认识一样,有时候因此掉到山谷中,也不后悔。认真仔细到这个程度,他的学问博大精深,没有人能与他相比的。华*的诸生请求他讲学,他也推辞了。

顾炎武外出游历,总是用许多马和骡子跟着自己。到了险要的地方,就叫老兵和退役的差役打探所到之处的详细情况;有时发现所到之处的情况和平日里知道的不相符,就到街市客店中打开书本核对校正它。(他)有时自己走在平原旷野时,不值得留心,就在马背上默读各种经典著作及注释注解与阐发。偶尔有忘记的,就立即前往附近街市中的客店打开书仔细认真地查看。

亭林先生外貌极其丑陋,*格又很严厉,改朝换代后独自去了北方。戊戌年,游遍了的京城郊外的地方,直到山海关外,来观察大东区。丁巳年,六次拜谒思陵,开始在陕西的华*县定居。凡是先生到达的地方,总是购买婢妾、置办天地农庄。不到一二年,就舍弃离开,始终不曾回头。亭林先生擅长理财,因此,虽然一生漂泊他乡,但是不曾有一点经济困难。东海两学士官职还未显达时,常常向先生借钱,积累到几千金,也不向他们索取。康熙*辰年间,先生到了都下,两学士设宴款待,一定会邀请先生坐上座,先生喝完三杯酒,就离开回到寓所。学士说:“外甥还有菜肴未上,希望舅舅稍稍等待,畅饮到深夜,点灯送您离开怎样啊?”先生面露怒*,生气地说:“世上只有淫奔、受贿两件事都在晚上进行,怎么有正人君子晚上做这种事的呢?”

亭林先生曾经勉励他的外甥徐立斋相国说:“把都城划分为若干区域,由官宦贵族分别居住或让奴隶、平民耕作,而后可以游览山水名胜;有使国家得到治理,百姓安居乐业的谋略,而后可以考论古今。”这正是先生自己陈述他的报复。一部《郡国利病书》,无处不体现着他的理想抱负,自汉朝以来,能承担起这句话的人,大概没有几个人吧。

亭林先生《广师篇》说:“学问渊博,刚强坚决,不可动摇,我不如王锡阐;为了自己的志向读书,探索幽深之理,洞察隐微,我不如杨雪臣;精到地研究三礼,卓越地讲授经书,我不如张尔岐;超脱世俗,不为俗情杂务所烦扰,洞察天机,我不如傅山;刻苦努力学习,无师自通,我不如李容;遍尝艰难险阻,能屈能伸,我不如路安卿;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博览群书,我不如吴任臣;文章文雅,为人忠心厚道,我不如朱彝尊;爱好学习,不知疲倦,对朋友感情深厚,我不如王宏撰;精心钻研六书,相信并爱好古代的东西,我不如张弨。”而现在乡里后进之士粗略识得求学途径,就说同辈之中没有人可以和他说话交流,志气高昂而自得,不也很可悲吗?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

TAG标签:#顾亭林 #为东 #顾章 #忠清 #事母 #
热文推荐
猜你喜欢